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版灰姑娘

(2008-02-04 23:55:47)
标签:

文化

分类: 名家访谈

现代版灰姑娘

 

现代版灰姑娘——

基莉.迪.卡娜娃的传奇故事

 

 

文/师至洁

    基莉·迪·卡娜娃是蜚声国际的新西兰女高音歌唱家,从一名社会福利院里的弃婴到人皆艳羡的天王巨星,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2008年1月2日,这位被誉为“世界第一抒情女高音”的歌唱家将首次访华,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她的成功历程很是传奇。

在少年时就因歌唱多次获奖

    提到卡娜娃就不能不提她传奇的身世,卡娜娃出身新西兰原住毛利族,出生不到五个星期的卡娜娃便被送入孤儿院。后经人收养,养父是毛利人,养母是英国贵族的后裔,而且与英国著名的作曲家萨利文是亲戚。

养父母对卡娜娃异常疼爱,为了抚平卡娜娃幼小心灵的创伤,他们教她学习音乐,学习歌唱。由于卡娜娃的嗓音特别美妙,因此他们给她取名为基莉"迪"卡娜娃,“基莉”在毛利语中是“银铃”的意思,由此,这也注定了卡娜娃必将以银铃般甜美的嗓音为世人带来欢乐的命运。

也许是她的身世感动了上帝,在她以后成长的道路上曾得到过无数贵人的相助。先是养父母的辛勤培养,1956年,在卡娜娃渡过她的第12个生日后,便随着父母一起迁居奥克兰,父母如此良苦用心是为了让卡娜娃能在奥克兰跟随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莱奥学习歌唱。随莱奥的学习使卡娜娃的歌唱天赋崭露头角,随后又得到毛利基金会的资助,得以专业学习,这使得卡娜娃在少年时就获得了多项歌唱比赛奖状。

19岁时,卡娜娃在新西兰声乐大赛上赢得冠军,一时风靡新西兰全岛。1966年,卡娜娃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一笔奖学金,赴英国伦敦歌剧中心学习。在学习期间经常参与歌剧中心和英国各地的歌剧演出,从实践中汲取了舞台经验,为她的歌唱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8年,卡纳娃在新西兰参加了歌剧《卡门》的演出。不久又在英国伦敦坎登音乐节演出了罗西尼的歌剧《湖上少女》,她的表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后她又应邀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演出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在剧中饰演伯爵夫人,卡纳娃精彩的表演引起轰动,第二天的《金融时报》评论道:“一颗璀璨的巨星诞生了!”

事业初始阶段  名扬于《奥赛罗》

    虽然在事业的初始阶段,卡娜娃就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真正让她名扬国际乐坛的却是1974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临时顶替演唱威尔第歌剧《奥赛罗》。这场演出原定的女主角、著名女高音斯特拉塔斯因病突然取消演出,大都会只得急忙找寻找替身,又遇时间紧,离开场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又由于该场演出还要由电视台向美国以外的地区直播,因此许多人都不敢接受。剧院找到卡娜娃,希望她能临危救场。随后卡娜娃在只有一小时的练习时间后就戏剧性地首次登上了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她超水平的发挥,获得巨大成功。最后一次谢幕的时候,楼上的观众竟然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把节目单撕碎了向舞台抛洒,卡娜娃饰演的“苔斯狄蒙娜”以唱演俱佳大获好评,引起轰动。

    这场成功的演出不仅使卡娜娃声名远播,身价倍增,也成为她的歌唱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转折点。从此,合约如雪片般飞来,她每年都要在世界顶级的歌剧院内演出,卡纳娃那轻盈、圆熟、丰满而自然的歌声,以及动人的舞台形象使她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卡娜娃在声乐领域的崇高威望和卓越贡献,使得世界许多著名大学纷纷授予她荣誉博士学位的称号,这其中就包括牛津和剑桥。

成为英国皇室座上宾

    从此卡娜娃也成为英国皇室的座上宾。被英国女王特别授予大不列颠王国女爵士荣誉称号的卡娜娃,在当今英国皇室的庆典上总是离不开她的歌声。1981年,在英国皇储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结婚大典上,卡娜娃被邀到圣保罗天主教堂内演唱了亨德尔神剧《参孙》中的“光辉的天使”,通过卫星电视作转播,全球约有6亿人收看了这次节目。1995年卡娜娃又应邀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生日国宴上,以及2002年在白金汉宫举行的英国女王登基50周年的庆典音乐会上演唱,由于卡娜娃对声乐艺术杰出的贡献,

    作为有着“世界第一抒情女高音”美誉的卡娜娃,她的演唱范围并没有仅仅是局限在歌剧的领域,而是在歌剧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如宗教歌曲、艺术歌曲、电影音乐、音乐剧、轻歌剧、民歌,甚至还有流行歌曲。

卡娜娃是当今国际乐坛难得的抒情女高音,她多才多艺魅力非凡,风度翩翩之中给观众的印象总是像她的歌声一样恬美、亲切……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卡娜娃自豪地说:“我生命中注定是为歌唱而生!”

20年圆梦中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各大演出公司就一直在不断地力邀迪·卡娜娃访华演出,尽管迪·卡娜娃本人表示非常想到中国献艺,但由于她在欧美的演出计划繁忙,因此在与她地位相当的歌唱家如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卡巴耶等都相继来华后,迪·卡娜娃的访华演出计划却始终未能成行。随着她这一代大师级歌唱家的相继退出舞台,以及帕瓦罗蒂的猝然离世,都促使人们更加渴望能够在中国的舞台上一睹迪·卡娜娃的身影。此次迪·卡娜娃莅临北京,是应国家大剧院的盛情邀请在揭幕典礼系列演出中作为第一位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的歌唱家,鉴于迪·卡娜娃2004年已宣布告别歌剧舞台,因此这场音乐会既是她在中国的第一场独唱音乐会,也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她在中国的最后一场音乐会。

    迪·卡娜娃此次为中国听众献上了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音乐会的上半场主要以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德奥作品为主,而在下半场,则是贝里尼、普契尼、奇莱亚、吉纳斯特拉、瓜斯塔维诺、科恩格尔德等作曲家风格多样的作品。此次迪·卡娜娃北京音乐会的演唱曲目,绝大部分都是平时很少能够听到的,尽管迪·卡娜娃唱片录音无数,但这些作品在她的唱片录音中也极为鲜见。精心安排的曲目在年代上横跨两个多世纪,人们从中领略到了世界第一抒情女高音无限的艺术魅力。

用爱心回报社会

    迪·卡娜娃还是一位富有爱心的歌唱家,她深知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从一位灰姑娘变成天使,完全是受到很多好心人的无私帮助。因此在2004年60岁生日时,迪·卡娜娃向媒体宣布成立“基莉·迪·卡娜娃的朋友们基金会”。慈善基金会的职能是希望成为有志献身于艺术的新西兰年轻人的良师益友,给他们提供经济上的资助和事业上的援助。

    有人问迪·卡娜娃做这些事情的初始动机是什么时,迪·卡娜娃回答说:当一个来自新西兰偏僻小城的女孩成为了这个时代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好的女高音时,并不完全是辛勤和努力造就了这样的成就,还有来自许多人的无私帮助和爱心奉献,因此当我今天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我也要用我的一片爱心去回报社会,去帮助那些与我当年一样需要别人帮助的年轻人,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像我一样拥有国际性的成功事业。

    经过几年的运作和发展,以基莉·迪·卡娜娃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获得了包括劳力士等许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大力支持,为扶助社会贫困人群及帮助有才华的青年音乐家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