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和报刊、网络的招聘广告上,“有N年媒体经验优先”的字样越来越频繁地撞击着人们的视线。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新闻单位一点儿也不奇怪,但让人难以理解是,许多招聘岗位与媒体根本“不搭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不少在“一个战壕”
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编、老记们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某某企业的CEO——
职业化媒体人成企业新宠
晨报记者/徐虹
近两个月来,有着多年媒体运营经验、现就职于某杂志的专栏编辑师小姐不断受到猎头公司的“骚扰”:先是被两家洋猎头挖到外企做项目运营,紧接着又被民企盯上做企业公关,不时还会有公关公司和企业深夜造访希望加盟;无独有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的资深记者田晓东凭借强势的公关和经营能力,也不断受到企业市场部门的邀请。请贤的企业说得言之凿凿,看中的就是他们多年的媒体背景。从众多媒体人“异常”的走势来看,继高学历、“海归”之后,媒体背景正在成为职场的“金字招牌”。
据了解,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不少中央级的媒体将被斩断“母体”的庇护,走向市场自已“觅食”。媒体重新洗牌不可避免,很多编辑记者的职业生涯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但是,从市场需求来看,真正具备实力的职业媒体人机遇远大于困境,这从今年以来许多媒体人的职位变迁即不难看出。
首先,记者出身的经理人赵强以高额年薪加股权,神秘跳槽婷美集团任总裁;随后,35岁的《经济参考报》“汽车周刊”编辑部主任、资深汽车记者孙勇也成为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媒体洗牌期,从业人员这种“异动”不免使人深思。其实不难看出,企业正在媒体洗牌之机“抢”人才。近期大动作吸引媒体人的行业有:公关公司、企业市场部、公关部、变革期的传统媒体等。
资深的媒体人为何如此受企业重视?用一家公关公司总经理张千的话说,现在公关公司的高级媒介经理其实很缺,大多数资深记者本身有着对媒体的判断和策划能力,跟客户更能融洽相处,这些资历不是20几岁的小姑娘能把握的。正在全部“换血”的某杂志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近期的‘换血’就是想趁媒体洗牌之机挖到资深的记者加盟,因为媒体的市场化需要编辑记者队伍也一定要职业化,寻找成熟的媒体人才就很关键。”
媒体人缘何受青睐
目前受企业青睐的媒体人无一例外的具备几个特征:一是丰富的媒体经验。如赵强进入营销界,曾导演了轰动一时的“矿泉壶大战”和众多其它商业策划,之后自己做企业,生产的“小先生”美容仪一度风靡京城。创造品牌效应是资深媒体人的优势,而这些正是企业急需的。二是高度的专业背景。奇瑞的崛起,直接受益于孙勇实施的一系列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活动,这些不是随便空降一个职业经理人就能承担的;此外就是市场意识,现在,一些媒体团队本身即是一个营销团队,他们在经营媒体品牌的同时也经营着自己的成长。能写一手精彩的文章固然重要,但是和既有专业才能、又懂市场的同行相比,哪一个发展空间更大不言而喻。
晨报记者/徐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