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活感动,为孩子们感动
(《放慢脚步去长大》后记)
章红

基本上,这本小说中的唐妮就是我自己,杨等等就是我亲爱的女儿。
中国的学龄儿童,大概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孩子吧。残酷的生存竞争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演练,她们要压抑自己的天性接受各种强化训练,要面对同伴的竞争、老师的要求,以及回家以后,爸爸妈妈可能的吆喝斥骂。孩子们在承受着许多原本不该由他们过早承受的东西。
然而,令我无比惊异与感动的是,人类寻求快乐的天性以及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依然像石头缝里的小草,挡也挡不住地要冒出头来!在身体力行地陪伴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为生活感动,为孩子们感动了。孩子们对于生活那种几乎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他们感受快乐的能力,他们随时随地迸发出的创造力,常常令我惊叹不已。
多年来我一直在做这个工作,就是将女儿随口讲出的一些话语,她的故事以及她讲述的学校里的事情统统记录下来。当这种记录写满了一个又一个小本子,这样一本小说差不多就是呼之欲出了。
这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如果它让你笑,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蕴藏了欢笑与创造力的宝库;如果它让你哭,那是因为生活还有一面写着点点悲哀、某些无奈。
这本书首先要献给我的女儿。她的天真、乐观,无邪的想象力与漫无边际的创造力犹如一股清新而猛烈的风,来自那个我已遗忘的遥远世界——童年的世界,将我从现实中稍稍带离,教会我感受人类更本质的一些东西:亲情与爱,内在的自我,纯真的快乐……
这本书也是送给自己的一样礼物,它挽留我残存的童心,记录我对童年的发现以及对生命的领悟。写这样一本书是喜乐的,是跟自己玩耍,也是在跟正一天天长大的孩子玩耍,我们相约着重回童年,重温那些幸福时光。
与此同时写这样一本书又是一个对自我的小小挑战。关于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孩子们常常有着本能的直觉与智慧。他们是多么不留情面啊,但凡书中流露出一点做作抑或枯涩乏味,都会把他们远远地推开。不,我不要推开他们,我的书必须像一块吸铁石把他们吸引到身边。所以,必须真诚,必须有趣,必须尽我的可能去探寻通往孩子心灵世界的道路。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话是想对父母们说的。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把自己在当一个母亲的过程中苦乐参半的体验传递出去,把我曾有的快乐与犯下的错误说出来与其他的父母分享。理解童心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万分艰难的事情,身为成年人,我们早已被生活的龙卷风吹到了沙漠中央,被童年所放逐,再也回不到那块绿洲了。再没有一种隔绝,比成人跟孩子的隔绝更彻底了,明明所有的大人以前都是孩子,可他们迅速地把这忘了,忘得特别理直气壮。
记得看《窗边的小豆豆》,最感动的一幕是,由于小豆豆的调皮影响到其他同学,学校不允许她继续就读了。小豆豆的妈妈到处奔走,想为小豆豆找到一所愿意接收她、也适合于她的学校。当妈妈牵着小豆豆的手往巴学园走去的时候,她不仅没有一句责备的话语,甚至都没有告诉小豆豆这次退学的事,因为她是这样想的,即便和小豆豆说了,她恐怕也不会理解自己哪里做错了吧;如果小豆豆因为退学这件事,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结,那就不好了。“等她长大以后,再找个机会告诉她吧。”妈妈这样决定了,只对小豆豆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
看到这一节,我曾经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我可以做到像小豆豆的妈妈那样对退学这件事保持沉默吗?我可以做到继续耐心和蔼,而不对小豆豆使用“你再不好好表现,就没有地方要你了!”这种威胁性语言吗?我浑身冷汗地发现,也许,我没有这样的智慧。
的确,爱也需要智慧。当一个母亲或者父亲,有时是需要格外的自制与涵养,格外的思考与理性,绝不能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为所欲为。成年人承担着生活的重荷,心胸逐渐地变得暴躁了,支离破碎了,他们会把这种生存的压力与焦虑感传递到孩子身上。可是如果你是一位父亲或母亲,如果你恰好看到这本书,那么我一定要对你说:千万要对自己有所警醒啊,因为你面对的是你的孩子,他(她)对你的依恋比你以为的还要多,他(她)的灵魂比你想象的还要脆弱。你面对的是一个人的命运,而这个人还恰好是你深爱的孩子,你如何能不慎之又慎,温柔地理性地对待他,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驱赶他往你希望的道路上疾奔。
孩子长得很快,孩子长大的每一天,就是往离你而去的路上迈出的一小步。所以,好好珍惜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吧,用心地共度这个时光,享受这个时光。让我们自己也慢一些,慢一些,不要在东奔西跑中迷失自己。把脚步放慢,心灵才能更好地成长。
作者简介:
章红,从童年时代起迷恋上了阅读,从此长成了一个天真生涩的人,诚恳安静的人,真实无畏的人,在现实生活之外还必须拥有一个精神世界的人。十八岁来到一个街道两旁遍植悬铃木的城市,从此再未离开。为了把读小说变成专业,从南京大学化学系转到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江苏少儿出版社工作,在《少年文艺》从事编刊工作十二年,任主编四年。现在是个妻子、母亲、编辑、写作者。出版的书有:《我的日子还没来临》、《青春门》、《像毒一样的读》、《成长是一种痛》、《木雕面具》、《最后一艘飞行战舰》、《爱情的第二张面孔》。
(本刊小学版已开始连载本书中的部分章节,喜欢的读者可以写写自己的读后感,或者给作者留言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