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奖”初中组一等奖获奖作文选登
梓亚的等待
江苏省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初三(29)班
◎卢 路
那是一个异常炎热的下午,梓亚飞速地骑着车向学校赶去。一路上,骄阳似火,烤得柏油路快冒了烟,树上的蝉儿也不耐烦地叫着,仿佛在预示着一件不寻常的事将要发生。
果然,梓亚刚过大桥,就被一位在路旁焦急眺望的中年男子拦住了。梓亚很不情愿地刹住车。那个男子不停地搓着手,眼神游离着,操着一口徐州方言说:“请问你是哪个学校的?”
“阳光中学的。”
“怎么走?”
“向南走不远就到了。”原来是问路的。梓亚正准备走,谁知那人连忙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梓亚顿时提高了警惕,他皱着眉说:“你到底想干什么?”
只见那男子面露难色,结结巴巴地说出了原因。原来他是徐州第一加油站站长,来这里出差,下车时把公文包弄丢了,身无分文,回不去了,想向梓亚借些钱发份电报。借还是不借?梓亚一下子沉默了,他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是否值得他去信任——他终于体会到“矛盾”这个词的含义了。那一刹那,树上的蝉儿仿佛都停止了叫唤,它们也在等待梓亚的回答吗?那人显然看出了梓亚的为难,他连忙近乎恳求地说:“告诉我你的班级,我明天一定把钱汇给你。”梓亚忽然想起不久前的那次受骗,想起了父母往日的教导,于是他一咬牙,抬起头,僵硬地一笑:“对不起,我没带钱。”那人的嘴微微张开,仿佛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树上的蝉儿又恢复了叫声,它们感到失望了吗?
梓亚有错吗?不,他没错。只因这个世界太复杂,复杂得连人们那已经少得可怜的爱心也时常受骗。于是人们给自己披上一层外套也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可就在这时,梓亚刚迈出的脚忽然收了回来。因为他在回头的一刹那看到了那名男子的目光。那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透露出来的是失望,是无奈,还是迷茫?梓亚说不清,但他感到那束目光可以刺痛他的心,并使他猛然想起自己几年前迷了路时的那种心境——面对路人冷漠的欲哭无泪。梓亚想到这里,便拿出了包里的十元钱——那是学校要交的水费钱,递给了男子。那男子说了几声谢谢,并问了他的班级。
上学后,因为没交水费被老师批评了,梓亚并没有向老师说明情况,一来是因为像他这种差生是得不到他的老师的重视的,二来是因为连他自己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做了一件愚蠢的事。
晚上回到家,他向妈妈说了这件事,原以为会得到一顿痛批,没想到妈妈顿了一会儿,拿出十元钱,只说了句“明天交了吧”就离开了。梓亚不知道,妈妈还想说,千金散去可以还复来,爱心与关怀丢了就回不来了。
其实梓亚只是怀着一丝的希望在等待,可谁知第四天他居然收到了一张来自徐州的汇款单。他不住地看着,竟开心得面红耳赤,因为他终于可以证明爱心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可以立足的。
但是梓亚并没有被这个成功冲昏了头脑,他忽然想起自己有个表舅在徐州,难道是……他一回到家就查阅了电话记录,果然不出所料,妈妈在前两天打了一个电话给表舅。梓亚看着这张汇款单,想了很多很多……
两年过去了,梓亚还在等待,等待有一天,这个世界能够真正充满爱与信任。
如果人人都在这样等待,那么梓亚的等待将不会仅仅是个等待。
写作后记:
文中梓亚的原形就是我。我在小学六年级时遇见了那名男子,但我没有给他钱。我甚至因为这件事而怀疑自己的爱心,尽管后来我被父母说服了——相信那是一个骗局,但我还是崇尚梓亚的经历,因为那样的经历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我愿和他有着共同的等待。
作家点评:
“梓亚的等待”别具深意。这等待让人心生温暖,却暖得发疼。它触动了人们沉默的记忆——谁没有过这样的两难的境遇呢?想去爱又怕受骗,想得到爱又遭遇冷漠。有人感叹:“世界毫无例外地都在石头化,仿佛谁都没能躲开美杜莎那残酷的目光。”(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蛇法女怪之一,凡见其貌者的都会变成石头)
然而,等待中,少年的心拒绝变硬。等待中,有对生命的追问,对人性的呼唤,也深藏着自我矛盾的难言伤痛。难得的是,有一种忏悔意识的觉醒。小作者在后记中的“交代”令我震惊,原来他一直为自己当初没有给人家10元钱内疚着!
于是有了内心的一波三折,有了充满歉意的等待。等待中,我们发现了自己和所处社会的错误,感受到了精神世界隐秘处的疼痛。
印第安人有句话:“别走太快,等一等灵魂。”是的,我们在匆匆赶路时,别忘记必要的停顿——停下来听听灵魂的呼声!
(赵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