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丹丹敬礼娃娃郎铮地震湖南卫视杂谈 |
从四川回来已有几天了,因为去之前手上一堆的事情没有完成,所有又是紧紧张张的几天。
“绵阳近二十万人因唐家山堰塞湖的危险大转移",这样的消息让人又一次心紧,担心着那里的同胞,担心着那段日子里结识的朋友。
还记得那个灾难中给人希望的敬礼娃娃吗?他叫郎铮,之前很多人以为他是小学生,其实他今年才三岁两个月,敬礼,更多的是潜意识里对当警察的父亲的习惯的模仿.
从5月12号以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不好的消息,极度的悲伤和眼泪中,我们看到了敬礼的这个娃娃
,孩子身上的巨大生命力和一瞬间的举动让我们惊讶,让我们感动。于是在前线的日子我们一直在多方寻找他。那天在绵阳,我见到了刚刚做完手术,在第四军医大学的帐篷医院里休养的他.
媒体有媒体的难,激烈竞争下好故事好题材谁都不想被拉下,只是这回,当焦点对着的是这些刚从生死线上熬过来的鲜活生命时,我们是否可以,也应该,对自己的身份重新排个顺序呢?
我们是人,然后才是媒体人.
采访杨卫华室是在512大地震后的一个星期,在一个公园绿地,身后是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帐篷.杨卫华说,
一切都太突然,伤痛太巨大,绵阳市区虽然没有经受大的破坏,但不断从北川,平武,江油传来的消息,让大家从内心感到恐惧,有家不回,住在帐篷里才觉安心一些。
谢谢杨卫华夫妇和郎铮妈妈对我的信任,在征得同意后,我们在帐篷医院的监护室看到了小郎铮。
看得出孩子处在惊恐和不安之中,他扭来扭去,抓着妈妈的耳朵才有片刻的安宁,让站在远处看着他的我心疼。同行的摄像瑞子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脚步轻轻的找着最好的角度,远远调镜头,唯恐惊着孩子。
去西安本是希望孩子能有个清净处治疗的,但清净难觅,我已看到有博友说, 很多名人在“敬礼娃娃热”郎铮的照片上签名送给他留念,正在西安唐都医院治疗的小郎铮的心理医生刘睿也反映郎铮已出现了心理障碍,目前老是想房子垮塌的情景,不喜欢说话,很恐惧,不愿离开母亲、不愿接触陌生人。
其实不只是小郎铮,类似的消息我们看得不少:来自重灾区汶川映秀镇映秀小学的9岁小学生,被埋废墟里,唱着歌等着被救,由于胳膊折断,被紧急转运到成都医院。得知消息,媒体赶到医院采访,小孩子一遍遍讲述当时情景,情绪逐渐失控。终于,小孩子变得十分惊恐,开始大喊大叫,拒绝所有人接近。以至于有人在喊"记者,求求你们不要再折磨这些孩子啦."
我们善良,我们热心,国之大难面前我们想分担他们的苦痛,我们要提供我们的帮助,我们有我们的工作,可这所有都应有个前提,那就是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将心比心,理解他们的恐惧和害怕.就像郎铮妈妈说的“给一些时间和空间。”毕竟他们不是铁人,而我们,也不是亲历者.无论如何想象,伤痛和恐惧可能都不及当事人的十分之一,一两个月后,当大部队撤离,当生活继续,所有的难最终还是要他们自己挺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