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敬的老头

(2006-08-09 21:12:51)
    因为碧利斯和格美的影响,湖南南部地区遭受五百年一遇的暴雨山洪。729万人受灾,损失无数。在受灾严重的郴洲资兴何家山人们在说着一个老人的故事。
 
    老人叫刘才通,今年已八十五岁高龄。村里的乡亲都知道老人一辈子过得很节俭,甚至有些抠门。因为一个人独居在山上,家里不通电,老人却连煤油灯都舍不得点,晚上就点个竹片照明。老人种了一亩二分田,收成好的话一年也就是能收不到两千斤谷子,年复一年,起早贪黑,老人居然攒了一万多斤稻谷。对于已经85的老人来说,这一万多斤稻谷就是老人养老的本,是他后半辈子的依靠。老人可宝贝这些粮食了,他甚至把床铺都架在谷仓.
 
     2006年7月那个暴雨倾盆的晚上,老人住在山下地势低洼处的乡亲们房子被冲垮财产被卷走甚至亲人被带走。当洪峰过去,在一片残砖断瓦中,在一片泥泞中,老人挑着五十斤大米出了家门。五十斤的担子对你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一点都不重;但对一个85岁的老人来说,当他颤颤巍巍的挑着担子、顶着大太阳、走了近六个小时到乡政府的时候是多么不容易。老人担子里挑的是五十斤大米,对于城里人来说五十斤大米是很容易买到的,但对于住在大山深处、找不到电动打米机的老人来说,这是他用最原始的方法、用石臼冲出来的。
 
     到了乡政府,老人放下担子急急忙忙的跟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说:"快去我家挑粮食,我家有,够吃."除了送来自己的宝贝粮食,老人还掏出一千元钱,这一千块钱是老人身体好的时候喂猪攒下的。一分钱一分钱,一毛钱一毛钱,老人攒了整整十年才凑起一个整数。工作人员劝老人家把钱留着自己用,老人说:"我没有受灾的毕竟是多数,我有手有脚,我可以帮帮他们。"
 
     这就是我们的乡亲,这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这是情系系大湘南赈灾晚会上我给大家说的一个老人的故事。
 
     晚会现场我拿着一千块钱找到这位有情有义让人心生敬意的长者。不管怎样,我们不能让老人老无所依,钱不多,是我的一份心意。当我蹲在老人身边,把钱塞到老人口袋里,老人一下子站了起来,我才发现老人身上那件看不太出颜色、领口和袖口都洗得发白、右边袖口的扣子已经掉了的衬衣对老人而言并不合身。毕竟老人已经85了,干瘦的身材穿上哪件衬衣都会显大。"我不要,不要.我不是虚情假意的,如果是虚情假意,我就不会捐了."老人使劲把我的手往外推."我知道您不是虚情假意,但您年纪大了,放些钱在身上有用得上的地方."我劝着老人。"我不要,我有手有脚的,我不要你的钱。"老人坚持着,眼睛有些红了。"我不是虚情假意的。"
 
     看着老人红了的眼,我知道尽管我的本意是好的,但在那一刹那我却伤害了老人那份倾其所有的真情。我把钱收了起来,问陪同的人要了老人村里支书的电话。我想我和老人还会见面的,我会永远记得老人。
 
    晚会结束,在和一些人吃饭的时候,一位海龟这样解释老人当时为什么不收我的钱:“这么大的晚会,那么多人看着,给他那么高的评价,老头肯定觉得自己是英雄。他被架起来了,就算他想收你的钱,他也不会要的,还有摄象机在拍。”我鄂然,为这样看似合理的解释。脑子里突然浮现老人看着我慢慢红了的眼眶,心中涌起一丝的悲凉,替老人,也替这位海龟。
 
    从生理学上说85岁老人的眼和年轻人比一定是浑浊的,但那晚我看到的老人的眼却是那样的纯净透亮,就象是老人的心。
 
    物质社会的我们面对这样纯净透亮的、乡下老头的眼要学会反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夕情人节
后一篇:休养生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