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的曾孙霍自正现在是霍家的掌门人,我们去采访他时,正好另外一家电视台在给他做专访。
"您这衣服显得太不正式了,太随意了.""到你们演播室现场我再换衣服""但是,今天拍的这个东西现场也会用,这样拍出来不是很不好看.""那我就把它脱掉.""脱掉您会太冷了。""你要是时间长,咱们就回去多聊点。换不换衣服无所谓的,换了这个衣服也改变不了我的形象,别的记者这样就可以了."
以前接待记者都是霍自正的父亲的事。
"那时候的信多!我父亲每天回信都有些烦,很多,不回又不对,回了又实在是写不过来。问什么的都有,现在信少了,都是电话打过来。"
1983年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在大陆播出,霍元甲很快就成了中国人的偶像,当时可谓万人空巷。 那时候很多人看了电视之后暮名来霍家拜师学武。
“赶也赶不走啊,他们要在我们家住啊。还有写信来,我家的孩子不见了,是不是到你们精武来了,看见了请把他留下,让他给家里寄封信,我们就来接,什么情况都有。”
去年霍自正的父亲过世了,关于霍元甲的接待任务就落到了霍自正的头上。
“霍元甲是祖传七代,到他是第七代了,他父亲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镖师,就是保镖啊,关中到关外的保镖,很有名气。”
霍元甲一八六八年出生在天津市南河镇小南河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拳。长大后,他在原有的拳法基础上自创出了一种拳法,叫做“迷宗艺”,而不是我们在电视里知道的“迷宗拳”。
“他有功夫,而且力气大。那力气不是一般的力气。”
挑个1000斤的担子对霍元甲来说是小菜一碟,虽然有功夫、力气大,霍元甲却很低调。
“他的性格很温和,他是一个很和气的人,轻易不跟人交手,也没有人知道他会武功,本村人知道,外人就不知道了。”
霍家拳是代代相传,几乎每个霍家人都会。
“学武术最多的时候是解放前了,那个时候老一辈对霍家拳很重视,后代不学不行,后来我们这里就不重视了。”
霍自正从小也受过真传,不过现在他连比划一下都不愿意了。
“比划就怕给霍元甲丢脸了。他那么好的功夫,他那么有名气,我比划出来不象样子。”
霍元甲因为功夫好,当时在天津很有名气。有一天一个俄国大力士到来天津卖艺,很狂妄,瞧不起中国人,正巧被霍元甲碰见了。
“他就说呢,我是中国普通的一个农民,跟你这个世界第一大力士比一下。”
那个俄国大力当时并不识霍元甲的庐山真面目。
“问别人才知道,他是天津市力气最大,又会武功,很有名的一个人,俄国大力士马上就表示道歉,我不想比了,我只是一个卖艺的,没别的意思。”
那个俄国大力士灰溜溜的走了。后来上海也来了个外国的大力士,他嘲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他说中国人没人能跟打过他。
“当时上海很多名人义士在一起商量,这事怎么办,他们让外国大力士把给震住了。”
结果他们把霍元甲请到了上海,这个大力士知道霍元甲的厉害,不敢和他比试,但又不肯认输,就要求霍元甲必须满足他提的条件才肯比。
“不能用脚,不能用腿,不能用掌,不能用手指,不能用肘,就是阻挡中国武术的发挥,霍元甲当时就说,我就是来跟你比武的,条件应了,继续打,定好日子以后,大力士就逃之夭夭了,没比。”
从那以后,上海人就把霍元甲留在了上海。
1910年6月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第一家“精武体操学校”,后改为“精武体育会”。
“创办精武会就是为了强国强民,振兴中华,让我们国家民族兴旺起来,让我们老百姓有一个向上的精神。”
听说精武会很厉害,日本柔道会找了十几名高手来和霍元甲比试,结果都输了。但是比武后不久,霍元甲得病死了,有民间传说是日本人比武输了不服气,下毒害死了霍元甲。那时精武会才刚刚创办不到3个月。霍元甲死后,他的儿子霍东阁去了印尼。
“这是我爷爷霍东阁,还有他的侄子,我的伯父霍寿嵩,他们去了印尼,创办精武术会去了。”
到现在在法国、瑞士、马来西亚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精武会。在精武会成立十周年的时候,孙中山还亲手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送给了精武会。每当霍元甲祭日,全世界很多精武弟子都会到小南河村来给霍元甲扫墓。
“我爷爷霍东阁当年写的对联是:与外国人争强方为好汉,对自家乡亲和气乃是英雄。这句对联就是他对父亲霍元甲的评价,也是对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后代的教养定了个方向。”
霍自正告诉我们,霍元甲的后人大概有84人,大部分在天津生活,大部分已经不再以武为生。
“这个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一代比一代差。孩子们不愿意吃这个苦,我们大人也不想让他们吃这个苦。”
霍自正现在在村里负责机动车的年审工作,他说做霍元甲的后人有压力,每次有人说他是霍元甲的后人,他都是低调处理。
“你一个很平常的平常人,老提祖宗那不是给祖宗丢脸嘛。”
去年年底他的压力就更大了,两三个月来,他不停的接受媒体采访,象今天这样因为接受采访,下午两点多还没吃饭的情况是常事。不过这次他的调子很高,他是新官上任一把火,恼火的火。
“我现在是刚上台就遇上“非典”了,不办不行,这个事情就是一个难题,怎么解决,怎么处理,最后结果怎么样,我都不晓得。”
香港电影演员李连杰的收山之作《霍元甲》不久前在全国上映,无意中霍自正看了这部电影,他觉得电影里有很多地方和事实不符。
“最后就是霍元甲的所做所为,使霍元甲全家满门灭绝。”
霍家的后人都为自己叫屈,很多地方的精武会也表明了态度。
“上海精武会问我需要什么帮助不,我说你们写一个对电影的看法,我在天津的报纸上登一下,就是对我的支持了。”
霍自正已经开始通过法律的途径向电影制作方讨说法了。
自83年《霍元甲》的电视剧播出以来,2006年霍家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在小南河村里有一所霍元甲的故居。
“经常来吗?不经常来,来打扫过吗?这个不是我们家,这是当地政府的地方,当地政府建的,装修的,跟我们没关系了,不是原来的房子。”
霍自正是霍元甲的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纪念馆成为了天津市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纪念馆的隔壁是一所民办的武术学校,学校是以霍元甲的名字命名。
再也没有人跑到小南河村的霍自正家学武了。
曲:黎小田词:卢国沾
《大侠霍元甲》主题曲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哪个愿臣虏自认
因为畏缩与忍让
人家骄气日盛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
这里是全国皆兵
历来强盗要侵入
最终必送命
万里长城永不到
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叠彩锋岭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
要致力国家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