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 |
《落叶归根》中感动我的一幕,是老赵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于是打算放弃“千里背尸”的艰巨使命,把“尸哥”就地刨坑埋了。坑挖好了,灰头土脸的老赵躺进去测量深浅,身边山风吹拂,头顶白云飘飘,内心绝望的老赵突然觉得“太舒服了”,涕泪横流,于是决定跟老哥们儿一起死在这如诗如画的荒山野岭……
另一幕,是老赵卖血未遂,被救助站收留,一群“社会边缘人物”共聚一堂,有流浪汉、拾荒者、孤儿、残疾人……夜幕降临,聋哑人和盲者欢乐地吹弹起了民间乐器,原本木讷呆滞的人们随之焕发出动人光彩……
真希望《落叶归根》是一部完完全全的“气口电影”啊,就像阿巴斯,就像文德斯,让主人公流浪、迷惘、死亡,让镜头舒缓、沉静、忧伤,甚至让赵本山不再搞笑,就那样背着死去的老哥们儿,走过千山万水,走到底——赵本山绝对有演正剧乃至艺术电影的实力,但任何一个导演,包括他自己,暂时都不敢不让他搞笑,商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着呢,好可怕好可怕:)但倘若能走出它的阴影,把赵本山用到反面的极致,把这个原本就沉痛无比的在路上的故事拍到极致,没准儿就出真正震撼人心的经典了。
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么反过来,《落叶归根》既然想走贺岁喜剧的商业之路,为什么不能再疯狂一些、再荒诞一些?《石头》就是这么做的,从运镜、表演到形式和结构,都疯死了,这样的“疯”,其实更适合《落叶归根》的故事母体:底层、死亡、背尸、公路、路人甲乙丙丁……现在的《落叶》,太稳了、太温了,赵本山这座喜剧宝藏,没有被开采出更多、更异样的奇珍,像是似曾相识的隔靴搔痒,不能尽兴。
我这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个充满禁忌的故事能拍成这样就算不错了吧?……我开始自问自答,我开始往回撤退。好吧,作为一部拍给普通观众看的商业喜剧,《落叶》绝对够格,它甚至还是有诚意、有表达的……可是,谁又是“普通观众”?他们喜欢看的电影到底是什么?我又晕了……不知张杨在写剧本的时候,是否也曾如此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