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此前一直说“拍大片”对他而言是更容易的事,现在看来他必须对这样的不惭大言有所检讨,“为中国文化拨乱反正”这样的宣言听上就更是令人一额汗了。
《夜宴》最大的失败在于叙事的拖沓苍白和对白的不伦不类,拖沓苍白源于创作者对最肤浅的符号化的故事和角色的浓妆艳抹,却对最重要的人性深挖和黑暗变异视而不见,不伦不类源于编导对海外和内地市场的两面讨好,却都抛出了令人直起鸡皮疙瘩的媚眼。根植于《哈姆雷特》那复杂幽深的人性故事被对表层情调的无节制的反复渲染抹杀殆尽,只剩下了形式上的所谓“黑暗”、“阴郁”,这种单一雷同元素的重重叠加令观众倍觉疲累,于是很难将个体情感带入影片情绪。葛优扮演的厉帝最终被证明仍是不可信服、令人发笑的,这不全是演员的错,更多源于剧本对人物的浅薄塑造,他与“皇后”之间的情感纠葛毫无化学反应可言,看得人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于是导致两大主角应有的悲剧气质全被荒唐的经不起推敲的猥琐劲儿取代了,他们俩那重而又重的人性转变毫无来龙去脉,看得人闷头涨脑、无言以对,何谈感动与震撼?剩下的辅助演员不提也罢,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抛开上述不算,最不明白的是镜头里的章子怡和周迅怎么会那么干瘪苍老?
《夜宴》和《无极》一样,犯下的大错在于:原本旺盛的情感被引向了刻意而为的歧路,跑偏了的创作者憋足了劲儿想去感动观众,却不知道马屁都拍在了马腿上。
在皇族贵气、君臣礼仪等形式化渲染上,冯小刚也跳不脱极尽刻意之能事、不伦不类、令人倍觉造作的“宏大陷阱”,真是掩耳障目、当局者迷,又有谁能不去盲目迷恋这些被架空了的花活?
影片最打动我的是开篇十分钟左右的冷洌幽清,“九人暗杀团”刺杀太子一场戏气氛十足,富含着惊心的诗意,尔后毒蝎撕裂字幕、婉后的背影穿越黑色禁宫,背景音乐宏大而绝望,可谓情绪饱满、张力十足,一出看似盛大的悲剧行将上演……可此后的电影,除了周迅临死前演绎的那首格外忧伤动听的《越人歌》,在质量上便止步不前了,重复、重复、重复……若不是影院里冷气太冷,我便真要睡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