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个太阳挂满天(《博物》2010年5月号精选)

(2010-05-28 18:02:51)
标签:

中国国家地理

博物

天文

太阳

杂谈

  俗话说“天无二日”,可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后羿射九日”的传说,欧洲也流传着“七日图”。其实说不定,明天就有10个太阳升上天空,这并非神话,而是一类称之为“幻日”的罕见大气发光现象。《博物》2010年第5期将为大家详解这罕见的大气发光现象。

  以下文字节选自《博物》2010年第5期,撰文/张海峰 摄影/张超

 

  1986年12月19日,河南郑州下午的天空上,赫然出现一字排列的3个“太阳”;

  1988年1月27日,河南漯河市的人们发现,天空中5个太阳串成“糖葫芦”;

  1956年夏天,四川峨眉山顶,7个太阳环绕天空而出。

  1866年4月,乌克兰八日并出。

  1971年5月5日,小兴安岭十日并出……

  若是继续考证下去,或许还有更加夸张离奇的数字。天上最多可以出现几个“太阳”,怕是没人说得清楚—这只能怪罪水这种神奇的物质,它可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冰晶,每种冰晶又有多个反射面、折射角度,如果条件极其理想,看到天上出现10个、20个太阳,也并非不可能。

  当天空漫过了薄暮卷层云,冰晶就开始借助阳光施展魔力。卷层云是一种乳白色的丝缕状薄云,由于它们的位置非常高,那里冻结着六棱柱形状的冰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太阳周围有一个“日风圈”,那就是这些冰晶形成的22°日晕(参看2009年5期《太阳的换装表演》)。然而幻日的形成比22°日晕难很多,因为这依赖一种薄薄的六边形片状冰晶,而且要求这些冰晶必须垂直悬浮于空中。试想这些六边形薄片怎肯耐住寂寞而垂直悬浮不动?好在有一种钉子状或蘑菇状的冰晶,上面就是这种薄薄的六边形“帽顶”,下面是尖尖的“钉子尖”,整个冰晶如同张开菌伞的小蘑菇,可以垂直飘在空中。蘑菇冰晶丛生之时,也就是幻日并现之时。

 

    2010年新疆伊犁出现多日并出,巨大的幻日环围绕天空整整一周。和幻日环比起来,22°日晕和几个小幻日,就如同指环上的点点装饰。

 

 

    极地—越是在冰天雪地的地方,我们就越容易看到幻日。由于空气寒冷,天空中常有冰晶悬浮,于是常年在南北极生活的人经常可以看到满天的“太阳们”争奇斗艳,只是这些幻日中没有谁肯多施舍一点温暖。

 

  幻日排座次

  虽然这些出现在天空中的光斑都被称为“幻日”,但它们的出镜率却大不相同。人气最旺的幻日是陪伴于真正太阳两侧的两个22°近幻日,其次是稍远些的两个46°近幻日。除了这4个幻日外,远离太阳的120°远幻日是轻易不露脸的,只有卷层云均匀且漫过全天时,才有可能见上一面。而这里面最大牌的,莫过于180°反幻日,当太阳在天空的一边时,它就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的天空另一边,永远和真太阳唱对台戏。

  这样算来,幻日一共有7个,它们被一条“幻日环”串联起来,如同太阳佩戴的珍珠项链,倘若加上真正的太阳,可谓是八日并出。然而这仅仅是人们在地面观看的情况,倘若飞行到空中,还有一些位于视平线下的“幻日”将一一展现。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幸运儿在飞机上欣赏到全方位立体的“幻日大餐”,想必是条件过于苛刻。飞行员在云端记录下的一些发光UFO事件,其中有一部分很可能就是多种幻日集体捣乱的现象。

  然而从古到今,人们记录天上出现8个以上的太阳并非一两次,这是因为除了这些人们公认的“幻日”,天空中还会出现一些光斑或者短光弧,气象学上并不以幻日称之,而在平常人眼中,这些稀奇的光斑,也足以和太阳媲美了。(节选自《博物》2010年第5期,撰文/张海峰 摄影/张超)

 

《博物》——   博学成就梦想  知识改变人生!

《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

我国第一本面向青少年的自然历史科普月刊物

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期刊第一名。

 

更多信息请请见: 

http://nh.dili360.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