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钟铁线莲

槭叶铁线莲对环境要求也很严格,偏爱直上直下的石壁,谢磊博士尝试着将其引种回城却没有成功。也许它们就是天生的“岩花”,只能生长于此,想要一堵芳容的人们,只能翻越山岭。而这一路漫漫旅程,是不是槭叶铁线莲给予人们的试炼呢?此后的日子,它们将继续孤寂于山中,等待着下一批慕名而来的旅人。
传说中的特有花卉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引出了各式各样的讨论,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曾经一度风靡的活动之一是奥运花卉“选秀”,北京本地的植物悉数登场亮相,在各个公园里供市民们鉴赏品评。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一种声音却悄然兴起:奥运花卉应该由北京特有的植物来担当!然而,北京究竟有没有特有的花卉种类?
月季和菊花作为北京的市花,虽然花期长、易栽种,却并不是北京的特有种类。从植物学资料上来看,仅仅分布于北京郊区、其他省份均不产的植物共有三种:北京水毛茛、百花山葡萄、槭叶铁线莲。这三种之中,北京水毛茛产于溪流之内,对环境要求较为严格,难以引种栽培,百花山葡萄的花小而不显眼,作为“花卉”难以登堂,于是生于山区岩壁、花朵洁白雅致的槭叶铁线莲就成为了聚焦的对象。
奥运花卉的“选秀”当然并不一定要北京特产的植物,我们当然不会期望槭叶铁线莲以“福娃花花”的形象为2008年奥运会做贡献,但这种北京特有的植物究竟芳容如何,却足够勾起好奇之心。搜寻一番才发现,无论是网络还是彩色图鉴,竟然没有一张槭叶铁线莲的清晰玉照,于是去京郊寻找这种传说中的植物并拍摄照片,似乎成了最令人期待的野外行程。
随着槭叶铁线莲进入我们视野的还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谢磊博士,他的研究方向就是铁线莲属的植物,于是在京郊搜寻北京特有物种槭叶铁线莲之旅中,谢磊博士担当起了科学顾问与野外向导的双重身份。
“槭叶铁线莲是1897年由俄国植物分类学家马克西莫维奇发表的物种,”核对着标本和文献资料,谢磊博士向我们简单讲述着槭叶铁线莲的相关情况,“所凭借的标本,是1879年布莱茨克尼德(E.Bretschneider)博士在北京采集的。”
发表新的物种,要求在国际认可的科学期刊上遵从一定的格式发表论文,论文中使用拉丁文描述这一新物种的特征,并且指明所凭借的标本——模式标本。从事药学研究的布莱茨克尼德作为俄国驻北京代表团的医生,在北京居住工作了近20年,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植物标本采集;槭叶铁线莲是他采集的诸多标本之一,此后马克西莫维奇经过考证、核实,指定其中一份标本为模式,发表了新的物种。这份模式标本的采集记录上写明:1879年7月采自北京百花山附近。
于是,百花山,搜寻槭叶铁线莲的第一站!
6月末,北京第三高峰百花山,穿越山林的路上,我们发现了铁线莲属的另外两个种类——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的大瓣铁线莲和半钟铁线莲,它们的出现是个前奏,让人感觉槭叶铁线莲就藏在不远处的某个地方。而谢磊博士却皱着眉头,远望着沟壑对面的山林,说出了所担心的事情:“和刚刚见到的两种不同,槭叶铁线莲是比较特殊的种类,据文献记载应该生于岩壁上,而周围都是阔叶林,并不是适宜槭叶铁线莲生长的环境。”
穿过林地,来到位于山顶的亚高山草甸上,雪白的银莲花、嫣红的胭脂花和金黄的委陵菜把四周装点成一片花海。站在高处向四周眺望,并没有什么地方有典型的岩壁适宜槭叶铁线莲生长分布;寻花未果,我们决定改变战略,从寻花变成寻找岩壁,找到了槭叶铁线莲的定居地点,离花自然也不远了吧。
回城后,我们请教了熟悉百花山一带地形的专家,所得的结论是,百花山一带并没有我们所期望的岩壁地形。难道是一百多年前的俄国人记载有错?或者在这些年之间百花山的地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后谢磊博士又独自跑了百花山的几条路线,却都是空手而归,槭叶铁线莲,似乎变成了早已过世的俄国标本采集家留给我们的谜团。
寻找槭叶铁线莲的事情被搁置下来,秋冬交替,和风再起,直到新的一年早春,网络上一个户外爱好者的日记,让槭叶铁线莲的搜寻有了转机——一群户外徒步的爱好者穿越京南房山区,在途经拒马河一带时,远远望见几十米高的山崖上有点点绿叶和白花,当地老乡说,山上的东西叫“岩花”,每年春天,山还没怎么绿的时候,“岩花”就开花了。这段经历只是偶然被我们看到,尽管没有照片可以参照,但一听到“岩花”二字,立即就能让人想到槭叶铁线莲,生在岩壁,开花洁白,难道早在4月份它们就已经开花了么?
传说中的花似乎施展了乾坤大挪移,一下子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再次联系谢磊博士,也得到了关于槭叶铁线莲生长地点的新解释:“早期的标本采集者,尤其是国外的采集者,所记录的地点一般范围都比较广,很多老文献中所指的百花山地区,实际上指的是房山一带。在京郊西南,应该有适宜槭叶铁线莲生长的岩壁环境。”于是乎,兵发房山去矣!
在七渡,拒马河的一侧是直上直下的岩壁,另一侧是人们修筑的道路、房屋和开垦的田地,我们询问过往的当地人,知不知“岩花”在哪里,而路人却只是大摇其头;困惑着,我们连续请教了十几个人,最后是一位放羊的老人给了我们答案:“岩花啊,在北边才有呢,你们往霞云岭那边去找去,那边岁数大的人都知道。”......
| 作者:撰文/王辰 摄影/唐志远 徐建
王辰 |
| 来源:《博物》2006年第8期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