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版职业资格考试难不难

(2016-02-19 00:42:16)
分类: 自家月

2015年7月报名参加出版职业资格(中级)考试,顺利通过。分数不高,出版专业基础和出版专业实务两门只差1分,以致于我现在还是分不清,记忆中的题目哪些是属于专业基础的,哪些是属于专业实务的。其实我觉得也不需要分得那么清楚。

 

之所以想说说这个问题,因为在准备报名的时候,请教一些考过的,表达出来的意思一般是,出版职业资格考试还不是那么轻易就考过去的。本来我以为两门满分200分,一般合格标准是120分,就是说百分制只要考到60分就可以了,会那么难吗?我也上网查了一下这种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说法不一。有的说上海北京那样的大城市,通过率都是在60%以上,有的说通过率只有30%不到,有的说自2002年以后的十年间,参加的十万考生中,通过了3万多,就是说平均的通过率不高。也因为一年一次的考试必须一次通过两门, 其中一门不通过,另外一门考得再高也没用,再考的时候还是要两门一起重新考,这也增加了考试的难度。我又拿过考试大纲这本书中的部分以往试题做一做,这些情况都让我感觉,出版资格考试不会像我想象的那样容易。

 

但就我看到的考试的情况来看,觉得这些统计可能还都是有很大的误差的。我所在的考场,一般是30人,但是上午下午的考试中,参加考试的只有一半的样子,就是说,报名的多,缺考的也多,这些缺考的自然也都算在没通过的概率之中。可能是报名的时候想考,但是此后却没有时间看书,于是就放弃了。就我看到的周围的考生,觉得年轻的二十多岁的考生比较多,可能是刚刚毕业不久的,没有什么出版工作的经验,据说初级考试理论比较多,比中级还要难一些。

 

我非常认真的复习,是在国庆节放假期间,此前就是翻翻书。这个期间,我哪里也没去,就在家里看书呢。我到同事推荐的一家出版考试辅导的网上去看,那里有一个免费的面授课,二十来分钟的样子,我先试着听了一下,其中一位教师的一句话使我端正了考试的态度:资格考试不是优胜劣汰的选拔考试,而是合格考试,只要能到及格线就能通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考试应该是不难的。

 

在听了两个半个免费的课时之后,我决定不参加网络培训班。不是因为这个辅导班不好,而是因为我做了十几年的老师,出了那么多的试卷考过学生,所以觉得这些教材的重点我还是能大致把握的,书里的内容,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但是就我的同事的经验来看,参加这个网站的辅导班的通过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是没有什么出版工作的经验,而且是第一次想顺利通过,上个网站的辅导班应该是很有效的——主要是辅导班的学费也不算贵。

 

看书的时候,我是对照着考试大纲来看的。其实考试大纲基本上就把全书的内容给囊括的,所以我对照着每一章后面的题目,倒着看,看题目的时候,就我有限的工作经验,想想该怎么回答,然后再翻到前面看书上是怎么总结的。这些条条框框比较多,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想都记住比较困难,但是好在资格考试不考论述题,这些一条一条的内容都出现在单选和多选的题目中,所以也不要死记硬背,理解并且记个大概就好了。另外记住,一定要把书看懂,最简单的例子是:比如介绍书本的印刷,要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子的装帧设计,封面,扉页,版权页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那样安排,最好拿一本书对照着看,就完全记住了。今年的出版实务题目中就有这样的题目,问封面到封底的安排顺序,一个空半分,这样的题目应该是不难的。

 

七天的假期基本上把书翻一遍(数字出版那本书没看,因为那是选做题,对于我们从事传统出版工作的人来说,看也难理解,于是果断放弃),还有有关著作权案例的那本书还没买到,所以也没看。七天假期后,距离考试还有十天的时间,上网把著作权案例的电子书买了,另外想着,那么多的选择题,(单选和多选一共70题,单选30题30分,多选40题80分,试卷总共才200分,实在是个很大的量,而且又容易抓分,都是书上的纲纲条条的内容,好理解,所以不能忽视。)怎么才能把分数提高?我想2002年至今考了那么多年了,选择题估计也出得差不多了,还是做题更有效果,更容易记住。所以我认为,做题目是通过的一个重要的复习方式,事实也证明,这个做题对我很有效。

 

于是我上网买了一个出版考试真题集的电子书,下载到的我手机和电脑里,这样我就随时可以看。不得不赞扬一下互联网,的确方便了很多。以前上班下班的时间都是在发呆中过去,现在有事情做了,把历年的真题全部看了一遍,我自己算了一下,单选题30分能得27分左右,多选题至少得一半分,那么剩下的大题目,每题只要得一半分,就可以顺利通过了。

 

大题目中的难以得分的,对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来说,就是计算题了。首先是如何计算税的题目。刚开始我以为有公式就好看了,但是做来做去还是容易出错,最后才发现有的细节被疏忽了,比如800块之前免税,800块之后如何计算税等等,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计算题中,计算税的题目应该是最简单的了。2015年的计算题是选做的,有的是计算税法的,有的是计算印刷费用的,做完选择题之后,首先把计算税法的题目做了,因为趁考试刚开始没多久,脑子还是清醒的,计算的公式还没忘记。否则做到后来一着急就忘了。一天上午下午都是三个小时的考试,中午又没地方歇息,其实真的蛮累的。

 

专业实务,应该相对比较好考的。比如写约稿信。对于改正文章中错误的字句和表达不当之类的题目,这个想着是不难的,因为平时从事文字工作,应该不是难事。但是真的在考试当中,还是要认真对待。我记得我第一次做真题的时候做到这样的题目,只能得一半的分,一些错误的地方还真的找不出来。但是做几张真题试卷之后,20分就能拿到一大半了,觉得容易多了。

 

另外在考试的时候注意把握时间,三个小时看起来很漫长,其实真的做起题目来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因为要写的内容太多了。

 

当然,任何考试都有幸运的因素在里面,这个因素纯粹是丰富了考试通过的感觉,在考试中发挥的作用你是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的,所以面对任何考试,好好复习还是最必要的。

 

总体来说,出版资格考试没有什么绕人的高深的题目,都是基础的知识,从题目的难易度上来说是不算难的。我不是因为自己通过了,才觉得出版资格考试不难,而是因为确实花时间去看书做题了,也是建立在自己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任何的出版工作经验,又没有系统的复习,想通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还有,觉得出版资格考试难的,的确是没有时间复习,因为平时的工作确实很忙。时间,是成功很多事情的最有力的保证。只要是报了名之后抓住一切时间看书做题的,考过去还是不算难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