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1636年与年号崇德相关的文物
2023-12-30 10:49:36
标签: 文化 旅游
1636年,也是百年巨变的一年。1636年,产生了国号大清,同时产生了年号崇德。请大家注意,与崇德这个年号相关的文物,相当罕见,因此也相当珍贵。请大家多多关注。下面,让笔者茂森林9慢慢说来。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崇德元年(1636年)5月,皇太极称帝,改国号“金”为“大清”。同时改年号为崇德。同年,派兵攻打朝鲜,1637年,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到盛京(沈阳)为人质,朝鲜正式臣服清朝。皇太极称帝时,黑龙江流域还有一些从事渔猎的部落,虎尔哈、瓦尔喀、索伦、达斡尔等,散处在山河之间。早在1634年,精奇里江畔的达斡尔人巴尔达齐率部归附后金。1639年,清朝派索海等出征。次年,攻克雅克萨城。1641年,又派锡特库等出兵追击,博木博果尔在奇洛台(赤塔附近)被擒。索伦编入八旗,称为“新满洲”。在此期间,清兵又先后征服乌札拉、尼满、阿库里等部。原来被称为东海女真的部落均归于清朝统治。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后,随即派遣使臣去漠北喀尔喀蒙古的三大汗处议和。1636年十一月,车臣汗派遣卫征喇嘛等六人,从者一百五十六人到盛京,叩见皇太极。1638年,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均遣使来清朝贡,并规定此后每年进贡白马八匹、白驼一只,称为九白之贡。漠北蒙古(外蒙古)三汗由此成为清朝的藩部。自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起,发动了松锦之战。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明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643年,皇太极病死,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接下来,年号就变了,维持了七年的崇德年号,成为了历史。可是,这期间形成的文物呢?笔者茂森林9经长期研究,发现,在我们最大的宝库,民间,有极其少量的铜钱崇德通宝存在。这就是,1636年因产生了年号崇德,而铸造的铜钱。它流传至今,相当罕见。连古代铜钱的钱谱中,也不见其踪影。另,还有比这种铜钱更加罕见的文物是,大清第一玺,崇德御用之宝。以前,我还不知道有这个宝玺。大约是五年前的一天,我在一位古玩贩子处,确确实实,真的看见了它。它是用金黄的田黄石雕刻的。玺文是用通常的御用字体雕刻的六个字,崇德御用之宝。是相当的正规。玺钮呢,就是上面说到的崇德通宝,钱型钮。钮内,雕刻有崇德通宝四个字。是用类似北宋的瘦金体的行楷书法字雕刻出来的。显而易见,它们两者,都是当时专门的顶级的文化人雕刻家的作品。接着,我在网络上搜索铜钱崇德通宝,发现,钮上和铜钱上的崇德通宝四字的字体风格,几乎一模一样。作为玺体的田黄,也是顶级的。看看老旧光滑的长方形宝玺,我初步认定,它是真的御用之宝。接下来,在网络上搜索沈阳北京台北故宫的有关信息,发现它们没收藏或者说丢掉了大清第一宝玺崇德御用之宝。于是,思考了几天后,我又寻找到那个古玩贩子,提出来,我想购买收藏那个田黄崇德御用之宝。我说,一万元,行不?对方说,你开玩笑了吧,你拿五百万,才行。接着,我慢慢腾腾,小心谨慎地量了宝玺的尺寸,高8.8厘米,宽6.6厘米。整体几乎是长方形。除了钮部是略显黄面包子的形态外,其它部位都是方方正正的。接下来,我才对古玩贩子说,我就是一套住房值点钱,了不起两百万。用它交换你的田黄御用之宝玺印,怎么样?对方想了想,说,不行。于是,我恋恋不舍地与他告辞了。奇怪的是,从那之后,在那个大型古玩市场,我再也没看见那个古玩贩子了。不过,我仍然在寻找他。我想耐心地劝说他,用两万元钱,收藏那个田黄崇德御用之宝。
说1636年与年号崇德相关的文物
1636年,也是百年巨变的一年。1636年,产生了国号大清,同时产生了年号崇德。请大家注意,与崇德这个年号相关的文物,相当罕见,因此也相当珍贵。请大家多多关注。下面,让笔者茂森林9慢慢说来。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崇德元年(1636年)5月,皇太极称帝,改国号“金”为“大清”。同时改年号为崇德。同年,派兵攻打朝鲜,1637年,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到盛京(沈阳)为人质,朝鲜正式臣服清朝。皇太极称帝时,黑龙江流域还有一些从事渔猎的部落,虎尔哈、瓦尔喀、索伦、达斡尔等,散处在山河之间。早在1634年,精奇里江畔的达斡尔人巴尔达齐率部归附后金。1639年,清朝派索海等出征。次年,攻克雅克萨城。1641年,又派锡特库等出兵追击,博木博果尔在奇洛台(赤塔附近)被擒。索伦编入八旗,称为“新满洲”。在此期间,清兵又先后征服乌札拉、尼满、阿库里等部。原来被称为东海女真的部落均归于清朝统治。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后,随即派遣使臣去漠北喀尔喀蒙古的三大汗处议和。1636年十一月,车臣汗派遣卫征喇嘛等六人,从者一百五十六人到盛京,叩见皇太极。1638年,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均遣使来清朝贡,并规定此后每年进贡白马八匹、白驼一只,称为九白之贡。漠北蒙古(外蒙古)三汗由此成为清朝的藩部。自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起,发动了松锦之战。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明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643年,皇太极病死,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接下来,年号就变了,维持了七年的崇德年号,成为了历史。可是,这期间形成的文物呢?笔者茂森林9经长期研究,发现,在我们最大的宝库,民间,有极其少量的铜钱崇德通宝存在。这就是,1636年因产生了年号崇德,而铸造的铜钱。它流传至今,相当罕见。连古代铜钱的钱谱中,也不见其踪影。另,还有比这种铜钱更加罕见的文物是,大清第一玺,崇德御用之宝。以前,我还不知道有这个宝玺。大约是五年前的一天,我在一位古玩贩子处,确确实实,真的看见了它。它是用金黄的田黄石雕刻的。玺文是用通常的御用字体雕刻的六个字,崇德御用之宝。是相当的正规。玺钮呢,就是上面说到的崇德通宝,钱型钮。钮内,雕刻有崇德通宝四个字。是用类似北宋的瘦金体的行楷书法字雕刻出来的。显而易见,它们两者,都是当时专门的顶级的文化人雕刻家的作品。接着,我在网络上搜索铜钱崇德通宝,发现,钮上和铜钱上的崇德通宝四字的字体风格,几乎一模一样。作为玺体的田黄,也是顶级的。看看老旧光滑的长方形宝玺,我初步认定,它是真的御用之宝。接下来,在网络上搜索沈阳北京台北故宫的有关信息,发现它们没收藏或者说丢掉了大清第一宝玺崇德御用之宝。于是,思考了几天后,我又寻找到那个古玩贩子,提出来,我想购买收藏那个田黄崇德御用之宝。我说,一万元,行不?对方说,你开玩笑了吧,你拿五百万,才行。接着,我慢慢腾腾,小心谨慎地量了宝玺的尺寸,高8.8厘米,宽6.6厘米。整体几乎是长方形。除了钮部是略显黄面包子的形态外,其它部位都是方方正正的。接下来,我才对古玩贩子说,我就是一套住房值点钱,了不起两百万。用它交换你的田黄御用之宝玺印,怎么样?对方想了想,说,不行。于是,我恋恋不舍地与他告辞了。奇怪的是,从那之后,在那个大型古玩市场,我再也没看见那个古玩贩子了。不过,我仍然在寻找他。我想耐心地劝说他,用两万元钱,收藏那个田黄崇德御用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