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创作的七律志愿军战士

2023-12-24 09:19:45
标签: 文化 旅游

前几天,笔者茂森林9创作了七律志愿军战士。英雄猛跳往前冲,两眼光芒是剑锋。地陷来临身体挡,天塌下了刺刀捅。肩头闪闪云崖动,肘部熊熊火焰攻。抗美援朝杀寇首,辉煌勇士化青松。我早就想为志愿军战士写诗。终于完成了这一愿望,我如释重负。我为什么想为志愿军战士写诗呢?因为,每次观看描写志愿军当年在朝鲜长津湖英勇作战的影视剧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热泪流淌。我佩服志愿军战士。

1950年11月27日傍晚,志愿军10万大军已隐藏在朝鲜北部广袤的山地和丛林中了,志愿军20军位于长津湖西侧;27军位于长津湖北部和东北部。志愿军这两个军,分别以美方陆战1师两个团和第7师的31团级战斗队为主攻目标,进行围攻,在从下碣隅里至兴南的一条被称为“长隘路”的通道上展开围追堵截。11月27日夜,西北风卷着棉球般的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美陆战第1师和美步兵第7师,当时正沿着一个山间的小路行进,整个队形成条柱状,延伸达50公里。一个美国的随军记者后来说,当时“总觉着有人在盯着我们”。这句话没有说错,他们确实是被隐没在崇山峻岭中的志愿军战士牢牢地盯紧了。山林的夜空中忽然传出惊天动地的军号声和呐喊声,宋时轮陶勇指挥20军、27军向美军发起猛攻,10万志愿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美军。美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攻击。第二天的早上,美7师和陆战1师被九兵团分割成了5个部分。11月28日,整个白天,美军都没打通被截断的各部阵地。全部机械化装备的美军在大部分时间里,仅能以每小时500米的速度前进。11月30日,志愿军27军集中两个师5个团的兵力,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使用全军所有炮兵,围攻新兴里的美7师31团。历史悠久的美第7师第31团组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曾参加对苏维埃俄国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团旗上就有北极熊的图样,称得上是美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该团蓝色的团旗,被志愿军班长张积庆缴获,当包袱皮用,后来成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品。这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12月1日,美陆战1师突破了志愿军第20军的包围,开始向南撤退。9兵团总部随即命令第20军余部:追击美陆战1师,减缓他们撤退的速度,缠住他们。12月4日,柳潭里的美陆战1师5团、7团终于撤出了下碣隅里,他们用3天时间才走完这22公里,一路惨遭志愿军层层截杀,平均1小时只能走300米。12月5日,美第10集团军军长阿尔蒙德向守在下碣隅里的史密斯下令:尽快撤退到咸兴地区。当日晚,下碣隅里的美军火炮开始向两侧山地猛轰。6日清晨,大撤退开始。但美军也没忘记在逃跑前彻底毁灭下碣隅里这个供给基地。美军先用炸药炸,然后用推土机碾一遍,最后将堆积如山的食品、衣服、弹药泼上汽油烧掉。那些在几公里外山头上20余天没有吃过几顿饭的志愿军战士,眼看着快到手的大批给养被这样毁掉。在古土里的水门桥,是架在长津湖引水管道上的悬空单车道桥梁,桥下是万丈深渊,水门桥一旦被炸,撤往咸兴的美军可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志愿军20军曾经于12月1日、4日两次炸掉了这座桥,可每次都被美军工兵修好了。接着,志愿军干脆把桥基也炸掉了。但出乎志愿军意料,美国空军居然从日本调来8套每套重达1.1吨的车辙桥组件,空投到美军阵地,然后在悬崖上,用两天不到的时间,架设了一座能载重50吨、可通过撤退部队所有车辆的桥梁。12日,美陆战1师终于在咸兴与美第3步兵师汇合。美军的两个师继续向南撤退,一直到达东海岸的咸兴市。一路上,虽然20军部分部队继续穷追不舍。因志愿军第26军主力始终没有能够赶来投入战斗,溃退的美军没有受到什么有力的阻击。1950年12月24日,亚洲时间的平安夜,美第10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落下帷幕。1952年9月,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至鸭绿江边时,司令员宋时轮要司机停车。下车后,他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下军帽弯腰,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时,警卫员发现,这位将军泪流满面。这一场景,是对这场战役惨烈程度的最好注解。此时此刻,笔者茂森林9也是边写文章边流泪。我想,将军泪流满面时,是不是想到了那个冰雕连?接下来,美方的《第10军在朝鲜1950年12月》中承认,进军长津湖作战行动,是惨痛的失败。

七律志愿军战士。作者茂森林9。英雄猛跳往前冲,两眼光芒是剑锋。地陷来临身体挡,天塌下了刺刀捅。肩头闪闪云崖动,肘部熊熊火焰攻。抗美援朝杀寇首,辉煌勇士化青松。我早就想为志愿军战士写诗。终于完成了这一愿望,我如释重负。我为什么想为志愿军战士写诗呢?因为,每次观看描写志愿军当年在朝鲜长津湖英勇作战的影视剧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热泪流淌。我佩服志愿军战士。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