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历史财经收藏 |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
吴道子绘画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的故事,发生在公元752—755年。公元752年,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遂命吴道子乘车马,专门赴嘉陵江去写生。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过。他把当时的体会与感受,深深铭记在心上,并没有绘制草图。公元755年,吴道子回到长安,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于是吴道子开始绘画了,他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风光跃然于大同殿壁上,玄宗看了啧啧称赞。在此之前,大画家李将军(思训)擅长山水画,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虽然画得也十分奇妙,但却“数月方毕”,不如吴道玄画得又快又好。因此,玄宗颇为感慨地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可见吴道子画技高超,笔法娴熟。吴道子不仅善于画山水画,画动物也颇能传神。他在大同殿上曾画了五条龙,“麟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真是生龙活现。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写嘉陵江一带,意在使人联想,从入江到沿江各处炊饮,行人,风景。一路激流,经险峡,而峡之源头即是人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江朝天栈。可见嘉陵江之雄之险。图中山峡,或峰如山桀,纤结翻转,或如刀削,千仞直下,无遮无避,船行江中,窄而急,时遇浅滩,绕行更难。画圣吴道子,画山画石用笔独特,是配合山形山势而为,画圣风范,可见于此。图,豪放,大气,在浑厚沉稳的内涵中,添了秀逸灵动,幽深,转折。树木的勾皴点染,人物的形态描绘,用线描手法,丰富多变。溪水迥婉,呈曲线流淌,山中深处几幢屋亭,更是让人浮想连连。图中用笔纵横挥洒,几个笔法交相运用,融合一起,气势磅礴,回味无穷,高雅而充满韵味。画圣此图,达到了天人合一,超凡脱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