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财经收藏图片 |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
李方膺(1695年至1755年),活了60岁。李的父亲是清朝的一个官员。雍正八年(1730),李方膺任山东乐安知县。当年夏秋之际,乐安大水成灾,万家漂橹,情势紧迫。李方膺未得上司批准,开仓赈济,下令动用库存皇粮一千二百石,以工代赈,募民筑堤,缓解了灾情。但随即因私开官仓,他被青州府弹劾。总督田文镜对此未予置理,反而称赞李方膺胆识过人,有功于民。灾后,经实地考察,李方膺写下《小清河议》、《民瘼要览》、《山东水利管窥》等著作。雍正十年(1732)因功升任莒州知州。雍正十二年(1734)他奉调返任乐安知县,同年冬,改任兰山知县。
雍正十三年(1735)他因反对新任总督王士俊的垦荒令,上书直陈弊端,触怒上司,被罢官入狱,成为当时震惊朝野的“兰山冤案”。民哗然曰:“公为民故获罪,请环流视狱”,兰山、莒州一带农民成群结队,自带米酒,,前往青州监狱探视。狱吏不许见,老百姓就把带来的钱物、食品往监狱的高墙里扔,留下的酒坛子把监狱的大门和甬道都堵住了。这场冤狱,一拖三年。直到清乾隆元年(1736),乾隆追究起开垦失策扰民之事,罢王士俊,才得平反。那天二鼓,文书传到青州,当夜李方膺就被释放。 李方膺入都觐见,立候在军机房西槐树下,大学士朱轼指着李方膺,给诸王、大臣说:这就是劝阻开垦的知县李兰山也。那些欲见而挤不上前的人,以手加额,远望着说:就是那个瘦而长,眼睛很有神的吗?觐见后,李调安徽以知县任用。李方膺请假回乡奉养老母而不就任。
乾隆四年(1739)后,李方膺父母相继去世,在家服丧六年。守制期满,受命任安徽潜山县令,权知滁州府,不久调任合肥县令。这时又逢饥荒,李方膺按过去做法,自订救灾措施,且不肯“孝敬”上司,遭嫉恨,太守加之莫须有的“贪赃枉法”罪名,罢官。前后做县令二十年,竟三次为太守所陷,李方膺感慨万千地说:两汉吏治,太守成之;后世吏治,太守坏之。
这个大红袍印章,就是李方膺在这种背景下篆刻的。1747年,丁卯年三月,李方膺任潜山县令。此时,他的社会地位比较优势,能得到这种宝石级的大红袍印石、且有闲情篆刻自食其力这种闲章。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李方膺多才多艺,是扬州八怪之一,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这个鸡血石印章是李方膺52岁时的作品。清代丁卯年,乾隆11年,1747年。这个印章,有百分之八十的红色。鸡血石印章中,有百分之五十的红色就属于大红袍级别。印文,自食其力。鸡血石,是因为清早期的皇帝喜欢它的晶莹剔透和红色,才开始被作为印石的。在这之前,它是不被人重视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喜欢,接着,像李方膺这样的下层官员、文人,就跟着喜欢鸡血石。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枚晶莹剔透、红色的印章。这就是一个启示。
昌化鸡血石,可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冻地鸡血石为玻璃冻、羊脂冻、牛角冻等,微透明或半透明,硬度在2—3级。软地鸡血石的硬度为2—4级,刚地鸡血石是高岭石、明矾石岩经后期硅化的产物,硬度在4—7级。硬地鸡血石是成矿过程中硅化作用的产物,其硬度大于7级。
昌化鸡血石的品质是血和地。血色为鲜红、正红、深红、紫红等,鸡血的形状有块红、条红、星红、霞红等,并能达到鲜、凝、厚为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血量少于10%者为一般,少于30%为中档,大于30%者为高档,大于50%者为珍品,70%以上者珍贵、难得,六面血为极品。红而通灵的鸡血石称为“大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