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绘画中的福禄寿三星

标签:
文化历史 |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
藏民的唐卡三星。
瓷器三星。
从古至今,有福、得禄和长寿,三个目标,一直是中国普通民众追求的理想。因此,民间对福禄寿三星的奉祀,经久不衰。道观,尽管少有专门设立的福禄寿三星殿,但单独供奉寿星的现象,仍较普遍。福禄寿三星瓷雕,至今仍有人请回家供奉,并先在道观、寺庙中开光,以求灵验,护佑合家有福、得禄和长寿。
有传说,唐代道州有侏儒,唐德宗觉得有趣,命令每年要进贡几名作宫奴,供他观赏、玩乐。道州刺史阳城认为这不合人道,便冒着犯上的危险,要唐德宗废除这项进贡。道州百姓感念阳城的恩德,认为他是福星下凡,便世代供奉,并融入了道教信仰,这让福星具体人格化了。
传说,禄星掌管人间的荣禄,是北斗七星之前文昌宫中的最后一颗星,因为禄有发财的意思,所以汉族民间往往借赵公明的形象来描绘他:头戴铁冠,黑脸长须,手执铁鞭。后来,在道教的三星群像里,他变成了一位白面文官。
寿星又叫老人星,古人认为老人星主管君主和国家寿命的长短,也可给人增寿,成了长寿的象征。寿星鹤发童颜,精神饱满,老而不衰,前额突出,慈祥可爱。早在东汉时,汉族民间就有祭祀寿星的活动,并且与敬老仪式结合在一起。祭拜时,要向七十岁上下的老人赠送拐杖。
上面,是元青花上的福禄寿三星图。
前一篇:黄公望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后一篇:沂蒙山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