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香港路古玩市场是收藏家捡漏的天堂

标签:
历史财经收藏文化 |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


册页中篇幅的设定,是有规律的。全部画面均以草虫贯穿,螳螂、蜻蜒、铁牛,蝗虫等成为吸引观者细细品鉴的诱饵。众所周知,齐白石的工笔草虫极具个人特点,生动自然,精细入微。写实处蟋蟀长须与螳螂纹理清晰可见,螳螂外壳与其全身,质感和透明度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足可乱真,如观实物。传神处,蜻蜓翅膀呈微微抖动状好似要从画面中飞出一般,竟能听见昆虫扇动羽翼的轻微声响,品阅间,顿感趣味盎然,惹人回味。绘画如此小巧的工笔草虫是很要功夫的,对眼睛与身体的考验是可想而知。画若隐若现的昆虫长须,屏住呼吸一笔画出,跃然纸上,甚而可感受其弹性。年龄大者技艺再高,受身体所限,亦不能完成此般墨戏作业。这是白石先生1918年54岁、年富力强时的作品。
这些荷叶、莲花、牵牛花、兰花,用一种酣畅淋漓的写意笔法,信笔挥就,辅以衬托,充于画面,使作品一时间变得大气磅礴。刚健朴厚的背景与精致入微的草虫形成鲜明对比,相映成趣。工笔、写意相交于方寸之间,竟彼此呼应、俨然有序,使整本册页动静结合、疏密交错,再配以色彩的渲染,加上绿叶红果的衬托,终于合为一家,更觉生动、活灵活现了。
这一切都在白石的寥寥几笔中随意生发出来,信手拈来,将中国画中大写意的那种酣畅淋漓表现到了极致。落笔处没有一点犹豫,畅快、明朗,给人以视觉享受。画面中的蟋蟀由工笔画出,精细到可见其身披“铠甲”之纹路,两条长须分别一笔勾出,充满虚实变化,雄赳赳的指向前方。长卷的左侧落款是“白石”行书和钤印,磊落干净。
附加,
“册页”与白石
册页,顾名思义,成册如书页,是中国书画装裱体式的一种。
与立轴、中堂、屏条等传统书画尺幅较大的卷轴形制不同,册页一般而言尺幅较小,画幅通常不足盈尺,无需张挂,便于保藏、携带因而可以随意翻阅、赏鉴,因此颇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
由于册页是近观的小品,因此作者要比一般画家在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上高出一筹,需屏心静气、费时费力方可成就,正因入手难度甚高,不少画家的最高艺术造诣也就自然体现在册页之中。一般而言,册页受篇幅所限,更宜于工笔或小写意一路,又因在熟宣上墨彩难出效果,大写意泼墨往往“英雄无用武之地”。但艺高绝伦如白石者,自能工写结合,相得益彰,在此方寸之地一展胸襟,不为篇幅禁锢,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收藏白石册页的一大好处就在于,作为极善工笔草虫画法的大家,齐白石很少能在一幅画中将各种草虫荟萃一起,而册页恰好可以达成此般效果,让观者一饱眼福。又因兼得晚年白石老人填补背景的写意泼墨,每幅草虫和花卉衬景又各不相同,从而一册在手,齐白石工笔草虫绝活与大写意技法尽收其中,在鉴赏的同时收藏者成就感十足!
“白石册页”与市场
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齐白石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艺术家,价格一路飙升,尤其近两年更是天价频出,体现出一派势不可挡的局面。由于其作品价格的整体走高,又因册页所具有的独具魅力,因而,白石册页在近年来亦是颇受藏家追捧。
例如:早在1994年,中国嘉德一套名为《山水册页十二开》的齐白石作品拍至517万元人民币,在当时已是相当高价;2003年11月,齐白石的《山水精品册页八开》和《诗意图册页十二开》分别以1661万元和1452万元的高价成交;2005年《广豳风图册页(十六开)》又以880万元拍出;2008 年5月,齐白石创作的《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以2464万元的高价落锤,在当时一举刷新白石大师书画作品的最高纪录;2009年秋,《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页(十三开)》在北京保利经角逐终以9520万元的成交高价位居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首位。该作品1995年在翰海以198万元成交,时隔15年,竟增值47倍;2010年秋拍,齐白石《花卉果蔬册页》又以5376万元成交;而在2011年春,除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拍得举世天价外,白石册页亦势头不减,翰海推出的《山水册(八开)》最终也以7130万元的价格成交。白石册页价格连年飙升,高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