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部分清代石印章价值连城

(2016-09-28 06:43:45)
标签:

财经

收藏

图片

文化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部分清代石印章价值连城

部分清代石印章价值连城

部分清代石印章价值连城

部分清代石印章价值连城












    我是一名喜欢收藏清代印章的人。在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想不受骗,就要研究清代制造印章的方法。如,磨制印石,就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干磨,一种是湿磨。干磨时砂纸应置于平坦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印章才可以磨得平。如果桌面不平,可以将砂纸黏贴在一块平滑的木板上或塑料板上,一面黏粗的,一面黏细的,两面使用,非常方便。湿磨则是用大约五寸宽一尺长的小玻璃板,垫在砂纸下面,在砂纸上面加水,慢慢研磨,先粗后细,印面自然平整。这种方法,最好是用小凳一个,玻璃板放在小凳上,再将砂纸敷平,置于水管下,微微打开水龙头,使水涓涓而下,如此,一面磨石,一面可以用水将磨研时遗留在砂隙里的石粉冲掉,砂纸便犀利,磨起来省工省力,比干磨要快了不少。
    干磨也有优点;第一是方便,随手取来即可应用,而且携带容易。最多是在磨板下衬垫一些纸张,以免石粉污溅。干磨下来的石粉,可以搜集起来,存在一个小盒子里,以备将来刻完印后,填粉修整之用。磨印面不外乎「平」与「细」,欲求石面平细,则必需注意在磨的时候,用手把持的稳固与否,绝不可左右前后动摇,亦不可在前推或后带时力量过大,因为石有四面,应由一面开始,向前推磨,推磨的次数,要看印面所需磨制的程度而定。如果此石大约需磨制二十次即可磨平,那么,第一面仅推磨五次,然后再推换第二面,仍用前法推磨五次,至第四面共计二十次为止,则四面均磨五次,四面受力一样,才不致于有偏斜。但无论如何,人手的力量不会非常匀均,总有力量不到之处,于是,在四面推磨之后,还要将石章用食中指与姆指相对撮紧,注意要靠近石章底部,不可撮得过高。撮紧后在砂纸上旋转研磨,旋转的方向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均可,要看个人的习惯而定。旋转研磨时,要先重后轻,至最后几乎不着什么力量,印章的底面才可以磨得平细。切不可一直用大力研磨,那样,不但损伤石材,并且永远不能平坦。印面磨得平与不平,可以将石章放在玻璃板上,用指轻按印顶,轻轻摇幌,如果有左右前后摆动的现象,则是右面仍有不平处,需要再磨,如果已稳定而不动摇,则印面业已正坦,即可使用了。从事篆刻的人,除去要自行磨光印面,便于刻制之外,并且还要知道「印身」如何磨光,因为印身是刻边款的地方,有的石章用久了,印身已有不少痕迹,妨碍了刻制边款的工作,所以必需磨平。因为印身在外观上来说,比印面还要重要,所以采用的工具要极细的,以前用接骨草(或称木贼草)、沙叶、漆砖,有两千号砂纸与零号砂纸,就更方便了。用两千号的砂纸黏于一寸宽四寸长三、四分厚的小木板上,然后蘸水在印身上徐徐旋转研磨,至印身光平为止。磨印身需要的时间较多,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是印身上的痕迹过深,便用磨印面的方法来磨制一道,然后再拿两千号砂纸磨最后一次,即可光泽平坦了。印身磨平后,并无光泽,必需「起光」,起光便是上蜡;先将石章加热,然后涂以白蜡,待石章稍凉后,加布擦磨,即可光泽鉴人。起光,多用一种绿色的光蜡叫做「氧化铔铬」,将氧化铔铬擦在一小方毛质料子或皮革上,然后将已磨平的印章,用力在上面磨擦,便会光洁平亮,与打蜡有相同的功效,但比加热等手续要方便,所以用这种方法起光的人愈来愈多了。

    历代治印所选用的石材中,最常见的是青田石、寿山石和昌化石三大类,另外还有内蒙石和东北石。各类石章由于产地不同,其质地、性能和色泽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一方名贵的石印章,不但有其本身的价值,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于是,收藏名贵石印,是一名资深收藏家梦寐以求的。收藏家不是天生的。为了收藏,他们交了很多学费。为了生存,收藏家不得不以藏养藏。有的清代石印章,价值连城,如,田黄印,艾叶绿印,拍卖一个,十几万、几十万!有了钱,收藏家可继续从事收藏。








部分清代石印章价值连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