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瓜礁,英雄礁,换了人间。当年这里曾炮火硝烟。当年的炮火硝烟,谱写了赤瓜礁海战的英雄故事。近日,赤瓜礁上流传着战士和宋祖英在此地合影的故事。5月4日是青年节,赤瓜礁上不一般。在新建成的港口旁,前来慰问演出的海政文工团演职人员以码头为舞台,军旅艺术家为官兵们演唱了《大地飞歌》《南沙之歌》《大哥你好吗》等歌曲,年轻的演职人员还表演了《孔雀》等舞蹈节目。宋祖英在演唱时,士兵王磊代表官兵给她献上了一盆太阳花。太阳花是极其耐旱的植物。传说太阳光越强,它长势越好,因而颇受南沙驻守官兵喜爱。王磊与宋祖英合影后,很高兴。“感觉像做梦一样。”在文工团演员热情的感染下,守礁官兵们也上演了一场自编自演自导的匕首舞,现场气氛再次走向高潮。以蓝天白云为底色,身穿迷彩服的演员、官兵和着浅蓝色工服的建设者与附近红白色相间的赤瓜礁灯塔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接下来,讲一下当年这里的炮火硝烟,铸就了杨志亮的英雄故事和永远的南沙情结。这些,都让他刻骨铭心,魂牵梦萦。在赤瓜礁当年的那场战斗中,杨志亮成为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胜利了。南沙归来,杨志亮伤愈后,被调往北海舰队任职。在离开南海舰队的28年里,杨志亮无论在猎潜艇当教导员,在护卫舰当政委,还是在机关任职,曾多次到南海参加各种重大演习演练,总想找个机会再次登上南沙岛礁,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但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去年,杨志亮被任命为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从当年的一名最基层军官成长为副军职领导干部,即将跻身共和国将军行列。更重要的是,他工作的地方离南沙更近了。2016年1月底,杨志亮接到随海军慰问组乘军舰前往南沙慰问的任务,他十分兴奋。临行前,爱人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去南沙看看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打小仰慕父亲、同样在海军服役的儿子也打来电话,要爸爸记得从南沙回来告诉他那里现在咋样了。从第一代“海上看瓜棚”、第二代高脚屋、第三代礁堡,到现在坐着汽车穿梭于礁盘;从一封信要邮寄半年,到现在手机4G信号全时开通;从坐船去南沙来回要10多天,到现在民航飞机数小时就能往返永暑礁……杨志亮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南沙一天天的变迁,他的目光须臾不曾离开过南沙那片海域。1988到2016,28年后,英雄又回到了赤瓜礁。他用脸贴着这儿的大地,很久、很久。
2016年5月4日,宋祖英看到,赤瓜礁上,太阳花满园。赤瓜礁上,四季菜长青。赤瓜礁海港掠飞鱼……尤其是她听到当年赤瓜礁海战的浴血战斗故事后,不禁泪水涌上。
在礁盘上,大家静静地倾听大海的呼唤,让身心融入这片蓝色国土,与礁盘的血脉相连互通: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之海,也是当年英雄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于是,文工团的几位青葱豆蔻的热血男儿,戴上钢盔,跨上钢枪,和执勤官兵肩并肩,为祖国站岗放哨,在赤瓜礁上巡逻。文工团员坚毅刚强的脸庞,与守礁官兵脸上那特有的南沙黑,相映同辉,同样写满忠诚与奉献,血性与担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