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俄空难黑匣子解码中问题的分析。媒体报道,俄罗斯西南部城市顿河畔罗斯托夫波音客机空难现场的搜救工作已于20日结束,黑匣子的解码工作于21日正式开始。近日,解码有进展。俄罗斯媒体报道,在一黑匣子录音里,飞行员一开始多次重复“别慌”,几秒钟后又屡次说“别那么操作”,最后一句完整的话是“拉升飞行高度”。按照俄罗斯一台的报道,在飞机坠毁前几秒,录音里传来“凄惨尖叫声”。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一工作人员介绍,俄紧急情况部出动700余名救援人员参与搜救。应国家间航空委员会和俄紧急情况部调查委员会要求,整个搜救范围由1万平方米扩大到1.5万平方米。我们寻找的是遗体残骸、个人物品等一切有助于侦查工作的物品。据总部设在莫斯科的国家间航空委员会代表透露,失事客机黑匣子的解码工作将于21日正式开始。参与这项工作的外国专家包括阿联酋航空部门专家、飞机生产国美国的专家和失事客机发动机生产国法国的专家。国家间航空委员会还邀请所有对合作感兴趣的国家参与。据俄罗斯媒体3月19日报道,一架从迪拜起飞的波音客机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罗斯托夫坠毁。据俄罗斯卫星网消息,搜救人员在坠机现场找到了失事飞机的两个黑匣子。坠机原因尚无定论。罗斯托夫一官员表示:就目前信息推断,坠机是由接近龙卷风程度的强风所致。俄紧急情况部指出,目前排除恐袭可能。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消息,机上共55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据迪拜航空数据,乘客中有44名俄罗斯人、8名乌克兰人、2名印度人、1名乌兹别克斯坦人。针对该事件,俄总统普京当天要求对失事乘客亲属展开协助。
录音里,飞行员一开始多次重复“别慌”,几秒钟后又屡次说“别那么操作”,最后一句完整的话是“拉升飞行高度”。在飞机坠毁前几秒,录音里传来“凄惨尖叫声”。显而易见,录音证明,这次空难的背景是比较复杂的。客机在着陆前突然异常、接着坠毁,有些出人意料,匪夷所思。
笔者茂森林长期从事飞行员工作,接下来长期研究飞机空难问题。笔者搜索了目前能搜索到的大部分有关信息,研究分析后,认为,这架波音客机在罗斯托夫机场着陆前,遇到了接近龙卷风程度的强风。但机长对这种风雨交加导致飞机发动机结冰问题,估计不足。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飞机发动机结冰,能造成发动机的部分机件损害。飞机的机身也可能结冰,这也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笔者认为,本次航班客机的机长和副机长都有5000小时以上的空中飞行时间,他们都是资深飞行员。河里淹死会水人。往往是这种资深飞行员,有艺高人胆大的思想。过分自信。在其它航班客机飞往备降机场的情况下,他不去。说不定有趁机炫耀一下自己的高超飞行技能的想法。于是,他操纵客机,在空中等待了1个多小时,客机在结冰条件下飞行。此时此刻,机长坚信飞机高超的抗风能力、飞机上的相关机件有先进的除冰功能。此时此刻,机长低估了结冰和强风对飞机的影响。此时此刻机场附近还有雷雨、飞机在加入着陆航线过程中可能遭遇风切变和下击暴流。机长低估了坏天气的巨大综合能量。低估了此时此刻的结冰和强风。此时此刻,坏因素的综合能量已大于飞机自身的抵抗能力。飞机可能无法脱困。接下来是,客机处于结冰状态、处于强风的控制下,在短暂的关键时刻飞行员控制不住客机,致使飞行员产生慌乱,一时糊涂,或不小心误碰了某辅助按钮,导致客机无法正常操作。此时此刻,可能是副机长一开始多次重复叮嘱机长,“别慌”。几秒钟后,副机长又屡次说“别那么操作”,最后一句完整的话是“拉升飞行高度”。在飞机坠毁前几秒,录音里传来“凄惨尖叫声”。紧接着客机撞在地面,爆炸、破损。
网络上有一段相关的监控视频,这段视频中,飞机以一种匪夷所思的角度撞地坠毁。这,让笔者想到如下空难:2000年1月31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261航班,从墨西哥的瓦利亚塔港起飞回国,途经旧金山,其中有47人搭乘该机去西雅图。飞机再次起飞后一切正常,飞行平稳。15点33分,飞机正在9500米高度上飞行,使用自动驾驶飞行,保持该高度巡航飞行。16点10分,机组突然发现无法平衡飞机的俯仰姿态,飞机开始下降俯冲。一分钟后,在7223米的高度上,机组又恢复飞机的控制,努力排除故障。后来查明是水平安定面的螺丝的螺纹全部磨掉,导致水平安定面飞脱,最后飞机急速撞入大海,机上无一人生还。
综上所述,引发这次空难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风雨交加。二是客机结冰。三是机长处置失误。四是机械故障。可能是几方面的综合作用。但主要原因是机长操纵失误。
以上是笔者的初步分析。只能说,是以上原因导致客机坠毁的可能性大。笔者的以上分析,仅供参考。最终,要以有关法定权威机构的正式调查结论为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