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海水下宝藏的寻找

(2016-01-01 21:24:11)
标签:

文化

财经

收藏

图片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南海水下宝藏的寻找

南海水下宝藏的寻找

南海水下宝藏的寻找

南海水下宝藏的寻找

南海水下宝藏的寻找

南海水下宝藏的寻找

 

 

 

 

 

 

    南海水下宝藏的寻找。盯着海底那些古代沉船的,不只是寻宝专家,还有一大批国际职业寻宝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英国人迈克尔·哈彻。这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中国南海上逡巡的冒险家,1985年在南中国海捞起一艘1752年沉没、载有25万件古瓷和金银物品的商船。在公海藏匿一年后,按国际公约,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这批文物被挂牌拍卖。哈彻打出的广告语是“200年前的订货今天到港”。此前,我们中国人无法确定,这是不是南海沉船的第一次被盗,但它确实引起了国内寻宝界人士对该领域的重视。对我们建立自己的水下寻宝产生了很大的刺激。1987年,中国有人被派往荷兰学习沉船打捞和水下寻宝。他们,成为中国最早的水下寻宝下队员。

    从事水下寻宝,需要具备的条件相当多,涉及的领域广。但是,和哈彻这样的寻宝者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哈彻们只要将文物打捞上来出售,甚至为了“物以稀为贵”,将打捞出水的文物砸碎一半以上,以抬高其余文物的市场价格。而水下寻宝,则要精细得多:要探索、打捞、研究、保护,是系统工程。因此,20多年来,每年都会有一批中国寻宝队员被送到国外去学习潜水技术。现在的中国,已经有一支70多人的水下寻宝精英队伍,每个人都拿齐了各类国际潜水资格证书。而随着中国海洋探索战略的推行,水下寻宝也越来越多地和海洋部门,甚至和海军建立了密切合作。如今,中国的水下寻宝已经进入世界先进的行列。有着“水下寻宝之父”之誉的美国寻宝学者乔治·巴斯,就对中国的水下寻宝赞誉有加。

    中国水下文物的价值:“一艘船赛过十个墓”。在“南海一号”公布的项目开支中,可以看到,修建临时码头花费1400多万元,两艘打捞船每天的租金就达80多万元,加上打捞全程的各项开销,整个打捞工程花费了近1.5亿元。而沉船打捞出水后,在广东阳江又建造了造价1.5亿元的“水晶宫”博物馆。也就是说,“南海一号”耗资总额达3亿元人民币。对此,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是一种不计成本的疯狂举动。他们怀疑:这样巨大的开支,到底值不值得?

    沉船必定能再现大量真实可信的历史细节,因为,出航远海的船,是一个单一性社会,人们会把那个年代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带上船,这种高度浓缩过的历史标本,将为我们洞察当时的贸易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地面上无从捕捉的佐证。按专家的保守估计,一艘长30米、宽10米左右的普通中型商船,光瓷器就能装载10万件以上。这些在海底的文物,由于与腐蚀菌隔绝,通常都保存得很完好。文物数量庞大、品相保存完好,因此在寻宝界有一种说法,叫做“一艘船赛过十个墓”。

 

 

 

 

 

 

 

 

南海水下宝藏的寻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