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母鸡、青蛙、蜘蛛……沈阳一名5岁的女童盈盈,可以通过言语,徒手的抚摸,将这些动物、昆虫“催眠”。有人认为,这些本领都是女童自己摸索的,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有人认为,对动物进行催眠是一个假象。笔者茂森林认为,女孩催眠动物,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一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另类的孩子,造就了另类的新型的东西。这,至少可开拓一部分观念,更新一部分门路。
幼儿园有个小女孩,可以催眠小动物,让小动物睡觉。接下来,这家幼儿园的负责人希望能宣传一下这个学生。结果呢,这个小女孩一经宣传,就获得众多人气。一宣传就火爆,这事本身,就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这是二。
女孩儿家里饲养着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其中有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还有两栖动物。在约10分钟的时间里,小女孩先后成功“催眠”了狗、蜥蜴、鸡、青蛙、蜘蛛。笔者看了两次央视的有关的“挑战不可能”。第一个被小女孩催眠的,就是一只白色萨摩犬,它的名字叫“小萨”。现场观众起哄,说是主持人小撒。主持人小撒竟然乐此不疲。这个节目,新颖有趣,相当吸取人。美国、日本的网民也喜欢这个节目,已经邀请这小女孩去美国、日本上节目。
仅仅作为一个有趣的节目,娱乐一下观众,这,有何不好。只要家长引导好了,这事,对小女孩的成长有何不利?这是启示三。
有人说,“催眠”伤害动物。但是,也有人说,没什么伤害,毕竟没有添加什么化学刺激。
有人说,这不是催眠,是动物出现假死应激反应。这样的说法,笔者茂森林有点相信。小时候,笔者玩过青蛙。当笔者玩弄它时,它就假装死了。当你放弃它时,一会儿,它就活了、跑了。笔者觉得,让小孩子知道这些趣闻,也可增加知识。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关键在于,父母培养孩子一些专长时,要考虑培养的目的。笔者认为,让小孩子早点出名,没什么不好。关键在于家长和小孩子要正确对待。这是启示四。
切记,不能鼓励小孩子在所谓超自然能力方面做什么探索,那是死路一条,非但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且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人格。动物催眠,是碰巧利用了动物的某些神经反射或动物特性的现象。孩子都有好奇心,但并非所有好奇心都值得培养。健康的好奇心能有丰富孩子日常生活的作用。笔者不同意这样的提法:超能力小女孩天赋惊人,有特异功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