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茂森林早听说美军有黑鸟SR-71三倍音速三万米高空侦察机。谁也没有想到,解放军也在试飞类似飞机的验证机。且比上述美机还先进。
据中国航空新闻网9月18日报道,近日,我国试飞中心某新型高超音速验证机试飞成功。该机具备超高空超高速、飞行方式独特等特点,以下是报道原文:近日,我国某试飞试验基地,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某型机交付试飞中心后的首次试验飞行拉开序幕。伴随着飞机的滑跑,起飞,离地,渐行渐远消失在天际,忐忑、激动,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在试飞队中传递着……
这是某型机转入试飞中心后的首次飞行,该型飞机任务剖面特殊、飞行方式独特,飞行速度和高度更是远超试飞中心成立以来所有其他试飞机型,其试飞任务难度大,准备时间短,承担该型机试飞任务的项目团队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本次飞行任务中,试飞方案设计、任务规划、任务指挥等多项重要职责主要由试飞团队中飞机专业人员负责。从前期的任务准备,航路规划,到飞行前的闭环试验,指挥流程,再到最后的实际飞行指挥,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的刘尚民研究员从制定试飞计划、试飞方案,到实际任务书的编制都做到亲力亲为,给年轻人起到表率作用。王锋是该团队飞机平台的综合主管,负责飞机相关专业试飞方案的设计及实施,他组织团队熟悉试飞对象,从试飞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试飞安全保障措施,同时他还带领了年轻人与设计人员、试飞员等沟通,创新性的提出了适用于该型号的试飞方法。任务规划和任务指挥是本次试飞的核心岗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张立丰入院仅一年多,面对着这种跨代式的飞行器,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作为任务规划核心成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天不亮就得进场开展任务设计工作,一遍遍地试验,一次次地修改。迎着夕阳赶回宾馆又要着手任务流程的演练,一遍、两遍……夜已深。
起飞数小时后,航线任务完成。一架深色飞机,从深邃的天空中大角度俯冲接近,潇洒地完成拉平,轻盈平飘至机场跑道,整个过程犹如利剑还鞘准确潇洒。随着‘飞机已刹停’指令的发出,本次任务圆满结束。原本的不安和紧张瞬间得到释放,掌声、笑语在监控室轰然响起。
此次试飞实现了试飞中心在高超音速试飞领域的突破,标志试飞中心在该型机试飞技术领域内的更加成熟。新领域,新挑战,对试飞中心的年轻人来说,这里是一个新的起点,将是见证中国速度和中国高度更快更高的地方,更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这飞机,比现有绝大多数战斗机和防空导弹都要飞得高、飞得快,出入敌国领空如入无人之境。美国的SR-71黑鸟在以色列上空侦察以色列核设施时,以军F-4战斗机向它发射了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但是导弹飞得却比SR-71慢。
笔者认为,虽然报道原文并未透露该机型的具体型号和任务,但是从报道中的内容来,首先这显然是一架高超音速验证机,其速度之高是创造纪录的。高超音速是指达到5马赫以上,即6125.4千米每小时。观察者网曾经报道,在中航工业庆安发动机组多型产品方案评审攻关的相关事迹报道中,一种所谓“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首次出现,并确认这种新研发动机将“为某飞机配套”。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猜测,或许所指的就是此型高超音速验证机。从该机已经移交试飞中心进行试飞来看,显然该机已经进行过若干次试飞,验证了基本的飞行性能。
其次从对飞行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新型高超音速验证机或与美国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大体类似,而其飞行速度显然已经超过此前创下速度纪录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SR-71“黑鸟”作为上个世纪的美国“黑科技”,其最大速度为3.2-3.5马赫左右,还未达到高超音速的级别。
从试飞任务的描述来看,该型飞机并非类似wu-14那样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而是一款新型验证机。而从任务时间的长度来看,此机很可能被用于战略侦察。当然,目前尚不能确认试飞员是否登机试飞。如果该型高超音速验证机确实为有人机,那么该机将超过“黑鸟”战略侦察机,成为世界上最快的有人飞机。如果其为无人机,那么我国新型高超音速验证机也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下面,说说全世界史上最快飞机SR-71“黑鸟”。
前期,全世界史上最快飞机SR-71“黑鸟”生产过程图片曝光,图片显示了20世纪60年代洛克希德公司为美国空军秘密生产SR-71黑鸟侦察机的画面:科学家在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厂研制飞机、飞机的装配线。洛克希德公司的工程师正在组装飞机。机身被涂为黑色是为了伪装。
SR-71黑鸟的飞行高度超过30000米,速度超过3马赫,在飞行中需要承受高温。因此其各部件都是经过特殊设计,例如高温燃料,密封剂,润滑剂等。黑鸟侦察机是冷战时期美国一项高度保密项目“黑色计划”的产物,由美国飞机制造商洛克希德公司负责制造,由美国著名航天工程师克拉伦斯·约翰逊设计,1976年7月28日当天,一架SR-71创下时速3,529.56公里的飞行速度纪录,以及25,929米的飞行高度纪录,是世界上最快的喷气式载人飞机。1964年7月25日,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表讲话,向公众透露了洛克希德公司正在研制第二种速度3倍音速的军用飞机,正是这种编号为SR—7l,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先进远程战略侦察机。SR-71黑鸟飞机机身超过93%的部分为钛合金,能够承受482摄氏度的高温。
在执行侦察任务时,SR-71能够在高空中高速飞行,摆脱威胁,一旦侦察到导弹袭击,标准的规避动作仅仅是加速,摆脱导弹。SR-71在1964年12月22日首次试飞,并在1966年1月进入加州比尔空军基地的第4200战略侦察联队服役。1990年1月26日,由于国防预算降低和操作费用高昂,美国空军将SR-71退役,但在1995年又编回部队,并于1997年展开飞行任务,1998年SR-71永久退役。在20世纪90年代,两架SR-71黑鸟飞机被美国宇航局(NASA)用作实验平台在德莱顿进行高空高速飞行试验。由美国空军借给美国宇航局的这两架黑鸟飞机分别为SR-71A型和B型(教练型)。
1968年3月21日,Jerome F.
O'Malley少校与Edward D.
Payne少校驾驶序号64-17976的SR-71“黑鸟”侦察机进行首次作战任务。由于飞行高度和速度都超出人体可承受的范围,SR-71的飞行员必须穿着全密封的飞行服,外观与宇航员类似。从飞行中的SR-71侦察机的座舱内向外拍摄的照片显示,飞机的飞行高度已经在大气层边缘。
SR-71有三种改型:A型,战略侦察型,共生产25架;B型,教练型,共生产2架;C型,由A型改装的教练型。这些曾经绝密的图片显示了洛克希德公司如何设计A、B、C三种型号的黑鸟,这一版本是基于“黑鸟”的原型机A-12“牛车”。SR-71黑鸟具备基本的隐身特性,是现代隐形飞机的先行者。
随着太空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一代传奇“黑鸟”SR-71因为极其高昂的使用费用被迫全部退役。尽管有40%的服役飞机因意外事故在使用过程中损失,但“黑鸟”却保持了一项引以自豪的纪录——从未在执行任务中被击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