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襟副翼残骸后沿比前沿破损严重,这说明什么?这说明:MH370未高速撞击水面。近一年来,笔者写出多篇文章,阐述这个观点。但是,响应者不多。前期,有几位资深望重的军事飞行员表示同意。媒体报道,2015年8月7日,美国前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航空安全调查员格里高利·费斯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马航MH370未高速撞击水面。谁也没有想到,费斯的观点与我类似。
新京报:对于在留尼汪岛上发现的襟副翼,调查人员如何展开调查?
费斯:调查人员会观察残骸,可能用各种相机对残骸内部拍照取证,并将残骸上所有痕迹、受损类型等记录在案。比如说残骸在海水中待了多久,受到盐水侵蚀程度。如果发现这次事件是一次犯罪或蓄意袭击,分析人员必须将残骸作为证据保存起来。
新京报:襟副翼的后沿比前沿磨损严重,这说明什么问题?
费斯:这取决于损伤是因为撞击还是海水腐蚀。襟副翼表面部分是金属材质,可能在盐水里被腐蚀,调查人员需要研究这种磨损是因为什么引起的。虽然襟副翼有损伤,但它的结构保持完整,或许可以推论飞机撞击水面时的速度较慢,受到的冲击力相对较小。这不是一个高速撞击,如果飞机在高速状态下碰撞水面很可能会完全被破坏,就会产生大量碎片。
新京报:你认为飞机主体是否完整?
费斯:我认为应该是完整的,这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在没有找到更多漂流物。如果说MH370机身被破坏成碎片,像纸、衣服或其他重量较轻的物体就会漂浮在海面上。如果机身不完整,那可能说明我们的搜救范围是错的,飞机失事地点可能与之前的分析不同。
谁也没有想到,费斯的以上观点与我前期有关文章中的观点相当类似。
北京时间8月6日凌晨,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7月29日在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确定来自MH370。这块襟副翼残骸成为MH370失踪至今发现的第一个物证,也首次证明它已经坠毁。在马来西亚确认留尼汪岛发现的襟副翼残骸属于MH370的同时,对MH370襟副翼残骸进行的其它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一名专家表示,MH370事故有可能是“可控飞行撞地”。这个“可控飞行撞地”是什么意思?笔者认为,它的意思是,此前发现的MH370襟副翼的破损状态,有助于分析家调查飞机是如何坠入水中的。此前,笔者曾根据MH370襟副翼的破损状态分析,MH370客机是软着海的可能性大。
从2001年11月到2002年7月的有关资料表明,可控(飞行)撞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故不仅会发生在初出茅庐的新手身上,也会发生在经验老道的航空人员身上。无论是装备有近地警告系统的最先进的大型喷气客机,还是设备简陋的老式飞机,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故大多是悲剧性的。个别情况下,有人会预计到事故的发生,如德国的卢比茨。
扎哈里因困扰迷失了自己,马航因失察迷失了MH370。笔者茂森林长期从事飞行员工作,接下来,注重研究飞机空难问题。要研究飞机空难问题,就必然要研究飞行员与飞机空难的关系。实际上,不少空难是飞行员过失、或故意造成的。如德航的副驾驶员卢比茨,驾飞机撞山。
马方对飞行员的心理评估每年进行一次或两次,这视他们的年龄决定。实际上,这是起码的国际惯例。是粗线条的、必须有的行业规则。有的行业,不是飞行员队伍,也会对进入公司的员工进行心理测试。
飞行员队伍的国际惯例,在飞行员要驾驶飞机飞行的前一天,他的上司要了解这个飞行员是不是心情愉快?他有没有思想负担?航空医生要询问一下这个明天要驾驶飞机的飞行员:你身体好不好?航空医生一边询问、一边观察。机长扎哈里与妻子的感情疏离,实际上已分手。扎哈里的一位密友透露,扎哈里早已被失败的婚姻搞垮,完全不在状态。该密友也是一位飞行员,他说扎哈里的妻子带着孩子们搬走的决定,让扎哈里气急败坏。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曾报道,马航MH370客机机长查哈里的妻女接受警方盘问时表示,客机失踪前,查哈里精神状况欠佳。
飞行员队伍的国际惯例是,在飞行员要驾飞机飞行的前一天,他的上司要了解这个飞行员是不是心情愉快?他有没有思想负担?航空医生要询问一下这个明天要驾驶飞机的飞行员:你身体好不好?航空医生一边询问、一边观察。3月7日,有关方面对MH370的机长扎哈里,做了这样的工作没有?这才是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
世界航空界有一个惯例:不让飞行员带着思想问题上天。看起来,MH370这次失去联系,马航没有了解到机长扎哈里与妻子的感情疏离,实际上已分手,等等情况,让他带着一些思想问题上天了。失恋、又一次的失恋,会不会让平时善良、稳重的机长扎哈里一反常态?接下来,他悲观厌世。接着,他破罐子破摔、搞激情杀人?人世间是有不少这样的先例的。
MH370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对客机动了手脚?此前的长期连续搜索,没找到任何可以拨开谜团的有力证据。马航失联客机真正解开谜团可能要花上数年。正是一系列“未知”,将整个事件的操盘手从乘客转向极具专业性的机长。如今,对MH370襟副翼残骸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不过,嫌疑人几乎都要经历被怀疑、被澄清的过程,直至法定权威机构拿出正式调查结论。
2014年4月9日上午的发布会上,澳大利亚搜寻马航失联航班总协调人休斯敦宣布,海盾号发现两次信号,第一次持续5分钟32秒,第二次持续7分钟,目前为止,海盾号共发现四次信号,特征与黑匣子信号相符。黑匣子的电池寿命将耗尽,需要搜集尽可能多的数据,才能不断缩小搜寻范围。水下环境复杂,水很深,搜寻工作将非常艰难,需要一个安静的搜寻环境。
4月7日,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联合协调中心召开发布会,休斯顿展示了一张根据卫星信号分析出的地图,该图片展现了MH370与卫星的第六次握手、以及8分钟之后出现的第七次握手(笔者注:也是最后一次),但信号与此前并不一样,这个阶段可能发生了一些事件,而在这段时间内航班可能燃尽燃油坠海。
两条弧线不是航迹线。弧线是说:MH370与卫星之间第六次握手时的那个点在左弧线上。8分钟之后出现的第七次握手的那个点在右弧线上。如果你硬要找最后8分钟MH370的航迹线,显而易见,它是上述两个点之间的一条线。如果硬要将航迹线体现在图一上,应当是两个弧线、两点间的一根斜线。不是横线。
笔者分析:在MH370与卫星第6次握手(2014年3月8日08:11)的8分钟之后,出现了另外一次握手,但信号与此前不一样。为什么?可能是MH370燃尽燃油后与坠海前这个短暂时刻,波音777的冲压空气涡轮发电机产生的电,供有关装置发出信号,完成了MH370与卫星的第7次握手。
笔者认为,飞机坠毁位置与航行速度有关,这是一个相当靠谱的观点。综合以上内容,接下来,结合笔者的飞行经验、进行进一步解析:MH370飞机,3月8日08:11与08:19之间,在南印度洋上空,燃尽燃油。接着,在一个飞行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操纵下(此时飞机失去动力,是手控的可能性大),MH370飞机下滑、利用飞机重力维持一种能维护波音777飞机安全稳定的速度,接近海面。此时,飞行员目视海面(天色已经亮了),操纵飞机在距离海面约一米的高度平飞。可能是MH370燃尽燃油后与坠海前这个短暂时刻,波音777的冲压空气涡轮发电机产生的电,供有关装置发出信号,完成了MH370与卫星的第7次握手。波音777的冲压空气涡轮发电机在主起落架右轮舱后面一点。行家们知道,飞行员操纵飞机海上迫降,是不放起落架的。紧接着,飞行员继续拉高一点飞机的仰角,MH370整个飞机,在海面着海。此时,在飞行员操纵下,飞机的升力与重力几乎相等,还昂着头。于是飞机腹部轻轻着海,宛若船,在海上航行,不会解体。这只有驾驶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才能做到。此时它的速度还相当快,仿佛快艇一样一边往前冲,一边下沉。下沉到一定深度,海水的压力要压破飞机的薄弱部分。但是,它们上浮情况怎样?随着海流漂向何方?这可能是目前没搜索到飞机残骸的比较客观的解析。
目前寻找到的飞机襟副翼的残骸,也是笔者作出以上解析的一个基点。笔者找到一张证明类似客机在水上成功进行软着水的图片,发在上图二。很多人不相信波音777能成功进行水上软着水。事实胜于雄辩。笔者前期写过多篇文章,分析MH370有在印度洋软着海的可能性。如今,看到波音777襟副翼残骸图片,笔者更加相信,MH370有在印度洋软着海的可能性。你看看上图三,这个襟副翼残骸的后缘,破损特别明显。这说明,它当时承受的撞击力大。撞击力大于它的承受力。这种情况,只有在客机软着海时才可能发生。因客机软着海是人为操纵的,着海前和着海时,飞行员要操纵襟副翼。襟副翼是飞机机翼后缘的气动控制面。襟副翼的后缘,处于飞机机翼的后缘,照说是安全的,不容易受到撞击。但是,因飞行员在着海前和着海时要操纵襟副翼,于是,客机在接近水面的瞬间,迎面的水流对襟副翼后缘的撞击力很大。撞击力大于它的承受力。因此,这个襟副翼的后缘,破损特别明显。
MH370机组内的犯罪嫌疑人的目的,是挑战人类的智慧和搜寻能力。这个目的,从MH370在泰国湾上空的第一个大转弯,就体现出来了(见图片4)。留尼旺岛发现波音777残骸的意义在于:接下来MH370能搜寻到,人类的智慧能破译MH370机组内的犯罪嫌疑人布下的疑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