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民在题为《吉安市委书记王萍到底是书记还是富婆》的网帖中看到,发帖人将网上搜索到的王萍的大量公开照片进行了展示、比对,并指出“她几乎没有穿过一件相同的衣服,而她佩戴过不同品牌的手表、手镯、手链、项链、胸花、戒指等更是不计其数,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帖子中所附图片并不是一个时间段,而是摄于不同时间:2007年、2008年、2011年、2013年和今年都有。相关微博后来被删除。江西省吉安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一工作人员证实,这些照片确实是王萍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公开照片。
这件事有一个背景:今年4月,峡江县原县委书记宋铜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带走调查。宋铜案牵出了峡江县原县长涂建忠违法违纪案。而涂建忠家族为了干扰司法公正,动员整个家族人员,多次前往主要领导家里、市委机关大院、检察院表达放人诉求,甚至多次扬言,若达不到要求,就网上见。昨日,吉安市回应称,网帖选取剪切王萍同志十多年来各种公开活动的图片进行恶意诽谤中伤。经公安部门查实,发帖系吉安市峡江县涉嫌受贿、正在被检察机关查处的原县长涂建忠的家属所为。吉安市在回应中称,今年以来,吉安市加大履行反腐败主体责任的义务,涂建忠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被查处后,其亲属无视组织调查的公正性和执纪执法机关的权威性,提出“放人”、“不判实刑”等无理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恶劣违法手段对组织施压:一是多次到吉安市委、市检察院围堵闹访;二是大量寄发与事实不符的诬告信件混淆视听;三是选取剪切市委主要领导王萍同志从2002年起在赣州至九江到吉安市十多年来公开的参加全国“两会”和党代会以及工作照片,采取模糊手法,进行污名化人身攻击,企图以此向地方领导及检察机关施压,以达到干扰司法调查和司法公正的目的。
反腐败,动真格的,这才刚刚开头。腐败分子及其同伙(家属)就处心积虑研究应对措施,频频出招,抛出一系列对策。
无独有偶。媒体报道:8月5日“失联”的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因涉嫌受贿500万,已被列为网上追逃人员。据消息人士透露,2012年5月,张金元为感谢时任伊川县县委书记的郭宜品在其公司投资的伊川县政府办公楼和住宅小区项目上的关照,向郭行贿500万。
郭宜品贪腐了,他不是认罪服罪,而是采取“失联”的手法,来应对上级的调查核实。目前,中国开展反腐败,声势浩大。贪官污吏惶惶不可终日。但是,有些贪官污吏惊慌不失措:他们处心积虑,研究对策。如,郭宜品失踪,就是一个例子。
前期,当地有关部门对郭宜品失踪问题保持沉默,偶尔透露点信息,也是语焉不详: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对策。接下来,终于有了比较明确的说法:郭宜品是大贪官,已查明其涉嫌受贿500万,畏罪潜逃,警方将其列为网上追逃人员,号召民众协助缉拿归案,悬赏金500元。
这宛若让人雾里看花,萌生诸多疑惑:郭宜品是腐败分子,省纪委要对他采取“两规”措施。恰恰在这一当口,他“跑路”了。郭宜品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肯定是有人给郭通报了信息。究竟是谁走露了省纪委的绝密消息?给郭通报了信息这个事,显而易见,是“内鬼”应对上级开展反腐败的一种对策。
当然,也可能是洛阳方面有人探到风声,接着冒巨大风险给郭通报。显而易见,这个冒巨大风险给郭通报的人,可能是同伙。而给郭通报,就是贪腐同伙应对上级反腐败的一种对策。
市长为何要在这一敏感时间给郭批假?而这个批假,是不是一种对策?上有反腐败的政策,下有应对如流的对策。这是不是害怕了?
笔者甚至觉得,悬赏500元,寻找郭宜品,也是一种对策:谁为了500元钱去寻找郭宜品?悬赏500元,是不是意味着不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不是不想找到郭宜品?是洛阳纸贵?还是洛阳钱贵?
反腐败,动真格的,这才刚刚开头。腐败分子及其同伙就处心积虑研究应对措施,频频出招,抛出一系列对策。这,应当引起重视。
贪腐分子的对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