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新书《晚安MH370》的评论

(2014-08-21 13:29:16)
标签:

mh370

马来西亚

波音777

印度洋南

时评

分类: 匪夷所思的370班机

对新书《晚安MH370》的评论

对新书《晚安MH370》的评论

对新书《晚安MH370》的评论



    对新书《晚安MH370》的评论。自MH370失踪以后,笔者和新书《晚安MH370》的作者一样,也是在一边研究MH370失踪问题、一边写书。笔者写的是长篇小说《三七零班机人间蒸发》,其中,一半是纪实、一半是虚构。与MH370有关的内容,是用纪实手法。其中,只有对部分乘客家属情感方面的描写,是虚构的。这是为了增添长篇小说《三七零班机人间蒸发》中的感情戏。因此,当笔者近日看到媒体报道新书《晚安MH370》的有关消息时,忍不住要对新书《晚安MH370》说一点看法。

    笔者长期从事飞行员工作,接下来,又长期研究飞机空难问题。恰好,笔者又是一名飞行员作家,喜欢写作,也有比较好的写作能力。笔者有不少著作是大家熟知的。如,经常被新浪和新浪博客推荐到首页的系列文章《飞机上的惊险和灾难》。这个系列中,有一篇评论MH370失踪原因的文章,由于被新浪推荐到首页,阅读数有102万多。另有一篇同类文章,阅读数有84万多。

    新书《晚安MH370》中说,机长扎哈里患有精神疾病。笔者认为,新书《晚安MH370》中的这个观点,虽然没有权威法医的鉴定、虽然得不到机长扎哈里家属的认同,但会得到很多读者和研究人员的尊重。

    在笔者的长篇小说《三七零班机人间蒸发》中,也有这样的暗示。

    新书《晚安MH370》中说,飞机起飞40分钟后,机长扎哈里将副机长哈米德支走(支使出飞机的驾驶舱),(锁了舱门,)随后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了最后一次通话——“晚安,马来西亚370”。

    在笔者的长篇小说《三七零班机人间蒸发》中,也有这样的暗示。

    在笔者的长篇小说《三七零班机人间蒸发》中,描写机长扎哈里在MH370的驾驶舱,按照他事先进行了充分算计的、且是事先演练好了的战术躲避动作,独自驾驶飞机、飞上一万三千米高空。

    新书《晚安MH370》中,有类似披露。

    在笔者的长篇小说《三七零班机人间蒸发》中,详细描写了机长扎哈里驾驶MH370,飞往印度洋南部的偏远海域,直到燃料耗尽。接着,机长扎哈里精心操纵波音777飞机,在印度洋南部的浪尖上软着海,让这架完整的波音777慢慢悠悠沉入海底。

    新书《晚安MH370》中,有类似的观点。

    新书《晚安MH370》中说,机上乘客在飞机坠海前几小时就因缺氧死亡。

    笔者认为,应当是部分机上乘客在飞机坠海前因缺氧死亡。仍有部分机上乘客,一直活着、陪伴MH370,慢慢悠悠沉入海底。其中,主要是处于飞机客舱中的、以副机长哈米德为首的、部分机组成员和少量有专业知识的乘客。

    笔者只是看到了新书《晚安MH370》的有关报道,没有阅读书本身。不过,有关报道是比较详细的。据此,笔者认为,新书《晚安MH370》中的大部分内容和观点,是靠谱的。


对新书《晚安MH370》的评论




附注,有关报道:

    据中国日报报道,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8月19日报道称,一项新的调查称,MH370或坠入印度洋,且系机长有意为之,机上乘客在飞机坠海前几小时就因缺氧死亡。

  “机长操纵飞机坠入海中”

  MH370事件发生后,基维国际航空公司创始人、新西兰资深空难调查专家伊万·威尔逊率先展开了独立调查,经过近4个月的取证分析后,作为成果,他与新西兰记者杰夫·泰勒合作推出了新书《晚安MH370》。

  在新书中,威尔逊称,机上239人在飞机坠海的至少4个小时前就失去了意识,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机长扎哈里有意降低舱内气压,让机上乘客缺氧。

  舱内气压降低后,氧气面罩自动从座位上方落下,但面罩最多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而没有使用面罩,如睡着的乘客,在几分钟内即失去意识。空乘人员也在缺氧一段时间后陷入昏迷,随后死亡。

  机长扎哈里将副机长关在驾驶舱外,通过充足的氧气源或重新增加气压来维持呼吸,继续躲避雷达、“实行自己的大计”,随后操纵飞机坠入海中。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外界至今都没有发现MH370的残骸,因为飞机坠落时机身仍是完整的。

  此前,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乘客或许死于缺氧窒息。马来西亚政府将扎哈里列为主要嫌疑人。

  机长被认为患有精神疾病

  威尔逊说:“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展现悲剧背后的情况。另外,更重要的是追寻真相,这算是我们为这场悲剧尽了绵薄之力。调查开始之前,我们都没想到揭露出的信息可能是带有暗示的,也没有设想过飞机上可能发生过如此骇人的事。”

  他们认为,机长扎哈里患有精神疾病,飞机起飞40分钟后,他将副机长哈米德支走,随后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了最后一次通话——“晚安,马来西亚370”,并关闭了飞机的通信系统。

  他独自驾驶飞机飞上万米高空,降低舱内气压,仅留给乘客和空乘人员不到60秒的“有效意识时间”。气压降低后,舱内氧气面罩自动落下,系统自动发出英文警报。但MH370是夜间航班,客舱内的灯已熄灭,大部分乘客即使不是睡着了也是昏昏沉沉的。239名乘客中227名的母语都不是英语。此外,空乘人员帮助乘客,就意味着牺牲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的时间。泰勒推测道,“舱内充斥着惊恐和迷惑的情绪。乘客醒来,懵懵懂懂地听听看看,等他们搞清楚状况,时候已经太晚了。没能在60秒内戴好氧气面罩的乘客很快就会陷入昏迷,不出4到6分钟就会死亡。但即使戴好了氧气面罩,也仅够维持12到22分钟。根据飞机飞行的高度,空乘人员的供氧最高能维持约70分钟。”当MH370回到正常的巡航高度,机舱内全部人员已经死亡。

  据称,机长扎哈里的供氧可以维持3个小时,因此对执行“他最后一步”来说绰绰有余。他们推测,扎哈里事先计划好了飞向南印度洋的路线,在燃油耗尽后,让飞机滑翔再100海里,最后操纵飞机坠入海中。

  威尔逊自己也是一个经过训练的商业飞行员,他说:“扎哈里是出了名的心思缜密、有条不紊,他酷爱飞行技术,或许也有些自负。这可能是他给家人和世界的告别式:看你们能不能找到这架飞机。”威尔逊称自己在考虑了种种可能性后才得出了以上结论,但未能给出确凿证据来支撑自己的推测。

(原标题:新书曝MH370机长系凶手 全机乘客死于缺氧 - 中文国际 - 中国日报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