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搜寻MH370蛟龙号何时参与

(2014-07-16 09:58:05)
标签:

mh370

印度洋南

澳大利亚

马来西亚

时评

分类: 匪夷所思的370班机

搜寻MH370蛟龙号何时参与

搜寻MH370蛟龙号何时参与

搜寻MH370蛟龙号何时参与



    7月14日,西北太平洋,晴。经过10天航行,“向阳红09”船终于来到了西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区附近,预计明天抵达预定作业区。

    虽然远离南印度洋,科考队员为准备下潜作业而忙碌,可大家闲下来聊天时,总会不时提及仍然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要搜寻一架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客机也绝非易事。首先要确定飞机最后坠落的大概位置,然后利用水面船舶、水下自主航行器(AUV)等设备对疑似海域海底进行精确勘察,以确定飞机残骸的具体位置,最后才是出动载人潜水器、或是无人缆控机器人(ROV)开展打捞行动。

    包括“蛟龙”号在内,世界上同类型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共同特点是,海底精确定点作业能力。在飞机残骸位置确定的前提下,载人潜水器可以对残骸进行抵近观察,并精确打捞黑匣子或其他碎片。但在大范围搜索海底目标方面,载人潜水器的作用则远低于AUV甚至ROV。

    目前各国载人潜水器的水下工作时间都不超过12个小时,潜水器在海底巡航的速度普遍低于1.5节,一次水下声学系统作业,能测量的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视像系统地毯式搜索海底则不过半平方公里。与“蓝鳍金枪鱼”这类可以24小时工作的AUV相比,海底大面积搜索目标显然不是载人潜水器的强项。

    现在搜寻MH370航班的工作,显然还远没到“蛟龙”号这样的深海潜水器能发挥作用的阶段。但蛟龙号从马航客机失联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准备,一旦有需要,接到指令就可以马上出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