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新春

(2014-01-30 12:48:47)
标签:

七律

春节

感叹

守岁

文化

分类: 茂森林9诗词集

七律新春

 

 

七律新春

 

 

 

春风送暖染甜瓜,总把新梅换旧纱。

此夜温馨联万户,明天火爆照千家。

娇如彩练翩翩炮,贵若红灯灿灿花。

半盏屠苏犹未举,人间已在数琼葩。

 

 

 

 

 

七律新春

 

 

    中国人过春节,有饮屠苏酒之风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其俗至宋代犹存。陆游《除夜雪》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即咏其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是湖北人写湖北的事。陆游《除夜雪》,也是湖北人写湖北的事。下面说的汉末名医华佗,也是湖北人,在湖北做的事。

    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继承、流传开来的。

    唐朝人韩鄂的《岁华纪丽》记载: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据说古时住在此草庵的一个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杯里的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人们得了这个药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
    饮屠苏酒的习惯,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先少后长喝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到后代。唐代诗人顾祝《岁日作》诗说:“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王安石有“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传世;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