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陶瓷鉴赏最重要且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2014-01-28 08:49:09)
标签:

收藏

古代陶瓷

鉴赏

体会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古代陶瓷鉴赏最重要且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古代陶瓷鉴赏最重要且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古代陶瓷鉴赏,最重要且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哪里?在釉面的光与彩。

    陶瓷器物同其他文物一样,无论是出土器还是传承品,由于年深日久,都不同程度地被自然界各种物质长期影响或侵蚀。于是,其表面会呈现一些自然形成的旧貌。它能使人们直接感受到这些器物古老岁月的沧桑,给人一种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古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们喜欢鉴赏这些器物的理由所在。

    一般来讲,年代越久的器物,这种自然侵蚀的痕迹就越丰富。当然,这,要排除人为的做旧和人为的损伤。

    古代陶瓷鉴赏,最重要且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大家最常见的陶瓷表面,那层釉的“火气”。古代陶瓷表面呈现的自然形成的旧貌,主要体现在釉上。由于年深日久,古代陶瓷表面,那层釉的“火气”,呈自然消减状态。有微微的光,相当温柔。没有它也不行。它太亮了,也就不是古代陶瓷了。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这样说。但是,也有个别特殊情况。如,先秦的硬陶瓷,有的因当时工艺差,表面的釉全部或大部脱落了。于是,看不见釉了,还哪有微微的光?笔者在湖北省博物馆就看到了一件这样的古代瓷器(见下图)。它是青瓷,不是陶。出土于武昌的一座古代墓。庸俗化美女多,让电影小时代票房剧增下面这件,属于部分釉面脱落。古代陶瓷鉴赏最重要且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如果釉面比较健全,这器物的表面,光泽是温润的,器表是比较光滑的。同时,胎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气化、风化,剥釉、破损,等等。另,有化学结晶体附着现象。有些附加物,能与器物浑然一致,浑然天成,构成一种古朴的艺术效果。当然,也有些则影响了器物的观赏效果。于是,哪些应保留,哪些应清除掉,就得看收藏者对古玩内涵的理解认识和艺术鉴赏功底了。

    古代陶瓷鉴赏最重要且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由于器物产生的年代,品种特性以及窑口的不同,和使用收藏条件、埋藏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在微量化学元素的作用下,反映在器物上的自然旧貌,也有较大差异,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哈蜊光”与“蝇翅纹”等。

    釉表光泽变化,是陶瓷器物固有的特性,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如新器不做特殊加工处理,其釉光十分强烈。古玩界通常说的“火光强”,就是指器物的这一光泽。古陶瓷因年深日久而火光褪去,釉面光泽一般变的温润柔和,即使有些玻璃釉器看上去釉面明亮,但与新器相比,也是全然不同。埋藏于地下或洞穴窑藏的器物,因遭到环境物质的侵蚀,也有不同程度的失光现象。一般来讲,越年深月久,光泽差异就越大。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类器物的釉面上好象罩有一层极薄的透明膜,光线照射其上会产生一定的色散现象,“蝇翅纹”等就属这一类。这层透明膜的产生原因是釉面氧化过程中釉水中微量元表“泛”的程度不同,造成光折射,给人一种彩虹光的感觉。这种现象被通常们称为“哈蜊光”。
    初学者将鉴定古瓷的一种重要鉴定指标,奉为法宝:如,康熙瓷釉面的“哈蜊光”,唐三彩的“蝇翅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工也能仿作“哈蜊光”,“蝇翅纹”,等等。因此,不能一看到旧瓷器有彩光,就兴奋。当然,这种人工仿作的彩光,与自然形成的“哈蜊光”,有截然的不同。这不同,有时是比较微妙的,初学者不容易掌握。初学者要抓两个重点:一是,古代陶瓷的釉面,有微光,但很温柔。二是,用手轻轻摸,古代陶瓷的表面,是光滑的。在一件古代陶瓷上,这两者必须都具备。人工做旧的陶瓷,表面虽然无光,但相当粗糙、不光滑。当然,笔者说了,是重点。不是全部。因为,有少量特殊情况没包括在内。你掌握了这两个重点,就能大量避免上当受骗。以上体会,是笔者花钱买来的。至少花了二十万。资深收藏家的体会,都是花钱买来的。现在,无偿地献给朋友们。抛砖引玉,供参考。

    当然,古代陶瓷鉴赏,有很多方面。如,器型,图案,纹路,胎料,等等。但是,初学者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是,陶瓷表面的衣服:釉,及釉的新旧。初学者往往重视器型。

 

 

古代陶瓷鉴赏最重要且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