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官员酗酒导致死亡的背后

标签:
酒文化公款吃喝陪客醉酒当场死亡官场酒桌杂谈 |
分类: 茂森林9杂文集 |
如果官员喝酒是为了个人私事,酒后死亡或许不会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但遗憾的是,上述这些以及未披露的更多的官员都是死于“公务陪酒”。
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在此时此刻的官场酒桌上,已经彻底变了味。陪领导喝酒,你不全心全意,是不行的。此时此刻,领导特别能察颜观色,稍有保留,领导就说你是:“能喝八两喝半斤,这样的干部不放心”。如果你以命拼酒,领导就及时开玩笑说,“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这种官场酒桌上的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导致一些单位在选择主管接待的办公室主任人选时,考察标准之一,是这个人的“酒量”行不行。
陪官员酗酒导致死亡的背后,是腐败催生和造就了人们深恶痛绝的公款吃喝。尚未完全公开的地方公务接待费用,目前无从计算。正是在这种接待、吃喝中,不该办的事办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要的要了。要想“办成事”,不喝好不行,“喝酒就是工作”,得到了一部分领导的赞同和身体力行,于是就有了“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于是陪酒死亡算“工伤”、可以给“三等功”,可以用“公款赔偿”,就不足为奇了。两个月前,浙江一位受害于“官场酒文化泛滥”、相信明规则的母亲,不经意地将一次微博诉苦变成了一场上访,随后在被潜规则教训的情况下,深感懊悔。
酒文化在官场的变味,源于腐败风气。官场酒文化泛滥的势头,是比较浩荡的。过去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谋幸福。现在的官员则是奋斗在酒桌上,为了迎来送往不得不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公款吃喝与官场酒文化泛滥之风,该悬崖勒马了。我们对官场酒文化泛滥之风进行整治,不仅仅是为了减少一点“工伤”,减少一点“公款赔偿”,而是为了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