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摊族的光谷广场地下通道

标签:
武汉光谷广场地下通道练摊族杂谈 |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
武汉市的光谷广场地下通道,是光谷广场地下空间的一部分,呈现一个T字形。T字上面的一横,长65米,下面的一竖,长度有85米,共长150米,是武汉市迄今为止最长的地下通道。该通道总投资700万元。这一通道的建成,解决了广场行人横穿马路的问题。 按规划,位于武汉市地铁2号线光谷广场站的光谷广场地下,将建目前国内最为复杂的地下空间:一座地下四层的“地下世界”,包括一个地下商业城、2条车行下穿通道、一条地铁隧道和2个地铁站。 |
《江城大学生“毕摊族”月收入近万元》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毕摊族”表现出来的“有头脑”、“独立”、“能吃苦”是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大学毕业者惊叹,原来一个小地摊也能挣这么多钱,纷纷表示也要加入“毕摊”一族,自力更生,拒绝啃老。
昨天到光谷广场地下通道,见一个专卖收纳盒和女生日常小物件的地摊边,围满了顾客。摊主是两个年轻的女生,一个大号行李箱既是她们的“仓库”又是她们的“柜台”。
我们的收纳盒用的都是加厚防水的材料,里面的隔板可以随意调整,很适合女孩子整理收纳一些小物件。美女,你的发色比较深,适合用这种颜色浅一点的发卡…… 一个女生向顾客介绍商品,另一个则负责收钱找零出货。不到10分钟,就卖出了1个大号、3个中号收纳箱和两个发卡。摊主之一的Svendaisy:刚才生意特别好,今天带来的收纳箱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Svendaisy和同伴都来自湖北荆门,分别是武汉纺织大学和湖北大学的大四学生。两人在今年暑假就早早“敲定”了工作,现在分别在两家旅行社上班。但独自在武汉打拼的两人上班后发现,每个月除开衣食住行等开支后,3000元的工资所剩无几。于是,今年9月初,两人一合计,决定在地形熟悉的光谷广场摆地摊“淘金”。
每天,只要不加班,下班后两人就马不停蹄地往光谷赶。除去加班和有时实在太累想休息一下,我们每周出摊平均三四次,只要出摊就有得赚。Svendaisy说,两人一般晚上7点就会出摊,一直到9点半。“如果不是要赶最后一班车回家,再多守半小时生意会更好。”到晚上9点15分,Svendaisy和同伴带出来的收纳盒只剩下一个,当天一共卖出了50个收纳盒。根据大小不同,每个收纳盒净挣5~8元不等,加上若干女生用的小物件,昨天两人挣了近400元。“上个月我们出摊十多次,一共挣了4000多元,每人分了2000多元。和上班的工资差不了多少,算时薪的话,那可是上班的好几倍。”Svendaisy说,别看摆地摊的“时薪”很高,但都是两人把自己当“女汉子”用的结果。“一个收纳盒平均一斤重,我们每次出摊都要带四五十个,这就有50多斤,还不包括其他的小物件。”虽说网上也可以进货,但是为了省下邮费,两人还是会去汉正街。“每次进货时大包小包的,没机会把自己当女孩。”
Svendaisy说,她们两人的家庭环境并不差,但上班后两人决心不再向父母要钱,所以瞒着家里出来摆摊。“都上班挣钱了,还‘啃老’的话太不应该了,年轻人吃点苦算不了什么,就当健身了。”
![]()
前一篇:台风中热爱生命的渔民兄弟
后一篇:珍爱生命:与台风蝴蝶搏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