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美国航天网头条的中国秘密武器

标签:
太空快速作战快舟卫星杂谈 |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
该网站称,25日12时37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一枚全新型火箭发射升空。过去几个月以来,关于这枚运载火箭的传闻甚嚣尘上。25日,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用一条“模糊”的报道证明了这一消息。该报道称,中国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快舟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用户单位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nasaspaceflight”网站称,因没有公开的照片和图像,除了研发者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外,外界对“快舟”运载火箭知之甚少。“快舟”火箭发射的“快舟一号”卫星则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此前有消息披露,中国正在建设这一系统。中国宣布这一消息,正值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召开,“超过3000名与会者希望借此一窥中国的太空雄心”。
什么是“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系统?“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系统,是美国军方首先提出的一项计划,主要用于军事应急。如,发生区域战争时,在很短时间内能够快速装配出一颗卫星,同时配套的快速运载火箭能够应急地将其发射升空。这种卫星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寿命也不要求很长。美国《新闻周刊》曾描述这种卫星说,是只有洗碗机那么大的卫星,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由建造好的零件组装起来,具有“与笔记本类似的即插即用技术”。
除了组装和发射速度快,与现有的大型卫星相比,这种卫星更能满足战术需求。在战场上,连排一级都可以直接使用,甚至有可能出现单兵手持相关终端设备直接使用的场景。而目前的大型卫星都由军队高层使用,用于满足战略需求。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掌握这一技术,且已经趋向成熟——试验型卫星发射完成,已经拥有业务型卫星。英国和法国研制的小卫星项目也有类似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