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深民警尤纪毅2

(2013-06-25 13:12:04)
标签:

民警

尤纪毅

回忆录

文化

分类: 山与桥:尤纪毅回忆

资深民警尤纪毅2

 

    1937年8月,尤纪毅五岁了,已经有记忆力了。如今,81岁的尤纪毅回忆童年的事,仍能依稀记得,1937年7月,在家乡的村子外,由庄稼组成的青纱帐,是相当茂密的,高粱刚刚出穗,玉米长出了红缨。7月7日过后,大人们茶余饭后总是神色慌张地谈论日本人打仗的事。过去了一阵子,大约是8月底,村子里有一个伤兵,因缺了一条胳膊,回家探亲养病,七天后,就回部队医院了。妈妈带领五岁的纪毅,上门看望那个伤兵。寒喧之后,妈妈问那个伤兵:京汉铁路还通不通?那个伤兵说,日本人就是为了争夺这条铁路,才搞了个卢沟桥七七事变!从汉口到北平的火车,已经断了!如今,如果从汉口能通到石家庄,就算了不起了。接下来,日本人要沿着京汉铁路往南打哩!

    那时,纪毅年龄小,对打仗的事不太懂,但是,他看见妈妈的眉头一皱,脸色痛苦,不再说话了。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纪毅慢慢腾腾理解了那个伤兵讲的故事:中国将士在七七事变中,与敌人浴血奋战,双方的血,混着那天的雨水,把庄稼地染成了一片红!那个伤兵老乡说,“明知道,杀10个敌人,我们可能得牺牲更多的人,但没有人害怕,下决心,跟日本人拼命。”

    这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遭到中国军人拒绝后即枪炮相加。

    伤兵老乡说,事变当天,上级通知官兵:磨好大刀,准备5天的干馒头。伤兵回忆说,早年丧父的他,还特意托人给老母亲捎口信:我要上战场了。结果呢,命没丢,丢了一条胳膊。

    当时,永定河河面宽,河水浩浩荡荡。横跨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是整个华北地区的咽喉,是从北平向南进军的必经之路,日人为了实现占领整个华北的目标,早就想占领这条要道。卢沟桥北面,有一座铁路桥,那是通往汉口的京汉铁路必经之处;日本人一旦控制这条铁路,向北可以控制北平,向南可以遏制整个华北。

    “七七事变”前,日军强占了丰台、南口、通州等要地,从三面包围了北平,北平只剩下卢沟桥和宛平城作为城内与华中地区联系的唯一通道。日军对卢沟桥垂涎已久,为了扩大侵华战争,他们早就企图占领这个战略要地。7月7日中午,驻丰台的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从丰台驻地,沿大井、五里店,来到卢沟桥以北,永定河东岸回龙庙一带,进行军事演习。这一天的演习与往日不同,日军全副武装,荷枪实弹,他们平日戴的布帽,此时也换成了钢盔,还在演习地构筑工事,就如同大敌降临一般。

    日军的一系列反常举动,引起了驻守在宛平城内的29军37师110旅219团第三营营长金振中的注意。他立刻将这个情况报告给旅长何基沣,何基沣马上向师长冯治安进行了汇报。随后冯治安命令,如日军进入我方阵地百米之内,就可以射击。

     全体官兵密切注意演习日军的动向,马上按照营长金振中的命令,进行了部署。第三营有4个步兵连及轻重迫击炮各一个连,重机枪一个连,约1400余人。金振中把较强的第11连部署在铁路桥东段及其以北回龙庙一带,第12连部署在城西南角至南河岔一带,第9连驻守在宛平县城内,第10连是营预备队,驻守在石桥以西的大王庙内。重迫击炮连部署在铁路桥西头,主要负责歼灭日军的战车和密集队伍。轻迫击炮连部署在宛平城东门内,以便支援各部队。重机枪连部署在城内东南、东北两城角,以便及时支援前方队伍。宛平城东西两门有兵把守,不准日军随意出入。部署完毕,官兵严阵以待。

    7月7日晚7时30分,日军从距宛平城仅千米的回龙庙、大瓦窑,向宛平城前进。10时40分,在城东北的日军演习方向传来枪声,不一会儿,几名日本兵跑到宛平城下,声称丢了一名士兵,要求进城搜寻。

    营长金振中拒绝了日方无理要求,并指挥所部严密戒备,当即报告了上级。日军鸣枪示威,两军对峙。夜12时许,日本使馆武官松井两次打电话给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坚持要求日军入城搜查,秦德纯拒绝。稍后,松井电话称,丢失士兵已经归队,但为查明原因,日军一定要入城。此时日军已向宛平城外大量增援,作好了总攻准备,战火一触即发。

    冀察当局派河北省第四区行政专员兼宛平县长王冷斋、冀察政委会外交委员会专员林耕字、冀察绥靖公署交通处副处长周永业为代表;日方以冀察绥署顾问樱井、辅佐官寺平、秘书斋藤为代表,8日4时许双方代表到宛平城县署大厅谈判。日方提出:中国军要向日方道歉、中国军撤退、日军入城等无理要求,王冷斋严词拒绝。

    谈判刚刚开始,东门外便枪声大作,日军攻城。

    代表们刚离开大厅,首发炮弹便命中大厅,双方激战。金振中把樱井等带上城墙,让他们向日军喊话停止攻城,无效,谈判无法进行。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在这样的情况下,师长冯治安通过何基沣下达命令,卢沟桥激战开始。

    此时,城外铁路桥,城北龙王庙被日军抢占,对宛平城造成威胁。8日午后,29军组织反攻:从长辛店以北、八宝山以南夹击宛平城外日军,重创敌人。

    入夜,三营组织大刀队,奇袭铁路桥及龙王庙之敌。在夜幕掩护下,中国军队悄悄摸进敌阵,只见寒光闪闪,日寇身首分家,惊恐万状的敌人仓皇逃命,29军夺回了铁路桥与龙王庙。

    “七七事变”后,各界组织抗敌后援会,迅速形成支援29军抗战的热潮,长辛店、宛平地区的工人、农民,冒着敌人的炮火硝烟,为部队送饭、送弹药、救护伤员、修工事,农民把新摘下来的西瓜送到阵地上劳军。全国各地的声援电、慰问品、慰问信纷纷送到北平。

    听那个伤兵讲北平打仗的事,那时,纪毅年龄小,对打仗的事不太懂,但是,他看见妈妈的眉头一皱,脸色痛苦,不再说话了。后来,尤纪毅慢慢腾腾懂了:他全家生活费的来源,主要是爸爸在外打工挣的钱。他爸爸在哪打工呢?就在京汉铁路的火车上打工,是京汉铁路列车上的乘警。接下来,到了1937年9月,日本兵占领了尤纪毅的家乡易县西陵,5岁的尤纪毅成了一个小亡国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