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从上海到苏州

标签:
七律唐代张继枫桥夜泊文化 |
分类: 茂森林9诗词集 |
穹空月落火烧天,
醉看枫林进梦间。
好汉难知身似客,
英雄困惑体将仙。
姑苏水外寒山寺,
上海城中闹市轩。
夜半钟声依旧在,
人生险遇几回颠。
2010年8月中旬,侄儿周浩在苏州昆山的工厂里受工伤,我前往探望,乘动车从武汉直达上海,从上海到苏州,返回武汉时误乘长途汽车,饱经风霜。在昆山,与企业家谈判,经历难忘。回忆中,不由想起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于是有不少感叹,遂成以上七律一首。
千百年来,很多人知道唐朝诗人张继和他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想当年,寒山寺只是苏州城外一座普通的小寺,自《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才因此名扬天下,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游览胜地,在邻国日本也家喻户晓。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都将张继的《枫桥夜泊》选入,谁也没有想到,日本的小学课本也载有此诗。在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这是由清末著名学者书法家俞樾书写,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这首《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今天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好人的一生是有限的,相当短暂,好诗却能流芳百世,这相当于延长了诗人的生命。
当时的张继去京城赶考了。到了放榜的那一天,他很早就去了张榜的地方。等到榜出来,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此时此刻,万念俱灰的青年诗人张继,对功名不再抱有丝毫的渴望,他租借了一条小船,泛舟而下,一路愁肠到了苏州城外的枫桥附近。此时此刻,是秋天的夜晚,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落第回乡万千旅愁的游子,夜半时分,那寺院里传来的几声钟鸣,使他瞬间领略到一种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千古绝唱,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
正是这个绝妙的瞬间,成就了伟大诗人张继。1200年前那次榜单上所有的名字都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但是因为没上榜单而万念俱灰的张继,却因为那个愁苦的瞬间绝唱,而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