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房者为何像热锅上的蚂蚁?3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细化“国五条”。《通知》要求,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
个税征税方法成为本次房产新政策的最大亮点。二手房交易的个税征收,由交易总额的1%,调整为按差额的20%征收。部分城市或地区,对于首付30%的客户而言,相当于首付款比例升至45%,极大提高了首次置业人群的购房成本。
一套二手房,原来200万元买,现以350万元卖。按最新政策,以差额20%征个税,需缴纳30万元。还有其他税费。按规定标准,这套房还要缴3%契税和营业税5.6%,另有1‰印花税、约2.4%中介费,相当于总房款350万元的12%,即42万。
温州市中心区域的金色尚品小区,是温州炒房客非常喜欢的一个小区,2009年,这里的房价曾高达7万元一平方米,现在已降到了4万5左右。
金色尚品小区只是当年温州炒房客热烈追捧的楼盘之一,像京都城家园、鹿城广场、同人欣园等楼盘都是温州炒房团的重灾区。这些楼盘的价格现在大都缩水30-40%。炒房客都损失惨重。
眼下温州的炒房者大都急于处理两件事情,一方面是想办法使房子赶快出手,另一方面是在处理民间借贷纠纷。由于大多炒房者购置的都是期房,调控政策下期房难以顺利买卖,这就直接导致了炒房者无法全身而退。
不能出手的期房成了炒房客最大的包袱,有的炒房客甚至连下个月的利息在哪都不知道。对炒房人来说,最想做的事情是还钱,把银行贷款还掉。他们能撑多久?以多数人来说,也就3、5个月的时间。
现在买住宅,就没有炒房的了,温州刚性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开发商也做了产品结构上的调整,开发了小户型,低价,卖的火。
在前几年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中,除了炒房客层出不穷,温州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涉足房地产,而眼下这些涉足房地产的企业都损失惨重,有的甚至导致关停、跑路。
这类企业,有一部分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和楼市,赔的赔,亏的亏,最终影响了自己的主业,这种事在温州大量存在。
还牵涉做联保的企业,一个企业关停,牵连到3至4个联保企业,接下来,还有身后的民间借贷资金,也有冲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