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有关主流媒体报导了我军歼15飞机在航母上起落的大概情况,当然,这种报导是粗线条的!有关记者对飞行技术和航母是陌生的,他们能报导一个大概情况,已经是难能可贵了!笔者茂森林长期从事飞行员工作,转业以后,仍然热爱有关事业,坚持学习与空军飞行员有关的各种新知识,业余时间.尤其注重学习和研究我军的航母和舰载机!因此,笔者在此试着解读一下歼15飞机在航母上起落的几个细节!虽然我不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但是,总比那些不懂飞行的记者强一点!
辽宁舰交接入列后,海军官兵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迅速投入紧张的训练和科研试验。顺利进行了歼—15飞机在航母辽宁舰上的起降飞行训练。于是,我们的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目前的实际情况就可说明,舰机适配性能良好。我军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舰上飞行指挥员,面对新机种、新科目、新环境、新要求,勇于探索,刻苦训练,把握规律,精益求精,大胆地飞,科学地飞,精准地飞,进行高强度飞行训练,经过勇敢探索,成功掌握了歼—15飞机着舰的飞行方法,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掌握了大侧风、低能见度、不稳定气流等条件下的偏差修正动作要领。
在这里,笔者着重解读一下歼15飞机在大侧风情况下,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顺利降落的情况:
什么叫大侧风降落?如,此时此刻,我军舰载机歼—15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对正航空母舰的平台,准备着舰!此时此刻,海上刮大风,风速每秒5米,且这种风的来向正好与航空母舰平台成90度夹角!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处于空气中,侧方吹来的风,对快要着舰的飞机有比较大的影响,主要影响是,风能吹偏了飞机,让飞机不能在航空母舰平台的中央着舰!为了克服这种大侧风的影响,飞行员就要在空中操纵飞机,准确地微妙地修正飞机在空中的状态,保证飞机在航空母舰平台的中央着舰。
由于航母受到自身动力和海浪的作用,实际上,常态下,它是在作往前和上下左右的运动!此时此刻的航空母舰平台与陆地上飞机场的差别,就相当大!这给飞行员驾驶飞机降落,增添了很多很大的难度。舰载机飞行员不仅要完成普通飞行员着陆的基本内容,还需要克服航母往前和上下左右的运动带来的种种困难。一艘排水量达7万吨的航母(如辽宁号航空母舰),飞行员从高度9百米左右的空中看,它只有一张邮票大小!如果是晴空飞行,天空与大海都是蓝色,浑然一体,此时此刻,有的人容易产生错觉,分不清天与海!如果要下降高度,准备着舰,适应能力差的人,容易产生飞机往海里钻的错觉,因此,飞行员驾机着舰,被很多人称之为:在“刀尖上跳舞”。
为什么说飞行员在空中操纵飞机,准确地修正飞机在空中的状态,以此来应对大侧风,是相当微妙的?因为,海上的风,是变化无穷的,以上是为了说明问题,将海上此时此刻的风说成是风速每秒5米,且这种风的来向正好与航空母舰平台成90度夹角!实际上,海上的风哪会一成不变?风是变化无穷的,风向也是飘摇不定的,此时此刻,飞行员的修正,也是变化无穷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飞机在航空母舰平台的中央着舰!当然,大侧风有时也有暂时的稳定,在几分钟的时间内,相对地说,能保持一定的风速和风向。
歼—15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可遂行制空、制海等作战任务,飞行性能良好,配挂多型精确制导武器,具备远程打击和昼夜间作战能力。
随着我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驾驶战机顺利地在航母辽宁舰上着舰起飞,我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拨开神秘的面纱,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实现全海域全空域打击作战能力,各项性能可与俄罗斯苏-33、美国F-18等世界现役的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
歼-15舰载战斗机是在我国第三代战机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全新设计研制的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它还可能在我军以后的航空母舰上执行舰载机的战斗任务。
歼-15飞机配装2台大功率发动机,实现了机翼折叠,全新设计了增升装置,起落装置和拦阻钩等系统,使得飞机在保持优良的作战使用性能条件下,实现了着舰要求的飞行特性!
笔者认为,歼15飞机,为了适应航空母舰的需要,设计了机翼折叠装置,机翼上的增升装置和加粗了飞机的起落架装置!另,增加了拦阻钩等系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