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满怀敬畏,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晋国晚期的青铜杰作:鸟尊!这是山西博物院在元旦春节期间,送给湖北人民的礼物!他们慷慨解囊,将山西的镇馆之宝也送来了,在这里,我大声地说,谢谢!当然,只展览到2012年3月,这宝贝就要回山西了!为了研究这件鸟尊的弯曲的尾巴,我原打算,在春暖花开时,要到山西博物院去的,现在,多好啊,他们送到武汉来了!山西的朋友们真厚道啊!
这只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为古代盛酒用的祭祀礼器。该鸟尊呈铜绿色,它伫立回首,耐人寻味,鸟的两条腿与尾部,构成稳定的三点支撑,鸟颈、腹等处饰有精美纹饰,鸟背上有一可开启的盖子,盖内和鸟腹底有铭文。在我看来,这鸟尊的主体特征,属于凤鸟形,你看,它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它,禽体丰满,两翼上卷,鸟背依形设盖,盖钮为小鸟形。双腿粗壮,爪尖略蜷。凤尾下,设一象首,可惜象鼻残缺,依据象首曲线分析,象鼻似该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凤鸟颈、腹、背饰羽片纹,两翼与双腿饰云纹,翼、盖间饰立羽纹,以雷纹衬地,尾,饰有华丽的羽翎纹。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铭文为:“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可证其确为宗庙礼器。鸟尊造型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凤,是顶天立地的神鸟啊!当时的商周文化,相当敬畏这种顶天立地的凤!这,也是我这次敬畏鸟尊的根源!根据最新资料,我们知道,在当时商周文化熏陶下的,除了晋国,还有楚国,霸国,倗国、燕国,它们都和周王室有往来关系,它们的青铜器的风格,皆具有商周文化的特征,换句话说,它们在自身文化特色独具的同时,商、周文化的因素也比较明显。正因为如此,在近期内霸国的“霸伯”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中,有一件青铜器,令考古界十分兴奋。这件引人关注、令人惊叹的青铜器就是M2002墓主人的随葬品鸟形盉!它的出土,惹得很多考古人员兴高采烈,说,它纠正了一个美丽的“错误”:山西博物院珍藏的青铜鸟尊,在出土时,象鼻尾巴断了,是经上海博物院的专家修复的,上海专家将鸟尊的象鼻尾巴错误地朝里卷了。此次发现的鸟形盉十分完整,它清晰地显示,鸟的象鼻尾巴是朝外卷的!这,不仅为中国青铜器发展史提供了一件新的器型,更为认识西周青铜鸟形的造型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可是,没高兴几天,就有人清醒了:不对,上海专家没错!于是乎,中国博物界,又有了一个争论不休的课题!笔者认为,还是慢慢腾腾多争论一下为好!但是,我倾向于上海没错,霸国也没错!晋国的鸟,是凤!霸国的鸟是鹰!它们的尾巴当然不同,而且,商周文化,也讲百花齐放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