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内,我和武汉考古研究所的一个朋友一起,在郧县文物局几个朋友的陪同下,来到十堰市郧县长岭经济开发区黄家窝七组。黄家窝古迹,是湖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之一,位于郧县长岭经济开发区,属于汉江右岸二级阶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堆积厚度2米左右,遗址南高北低,下层已暴露基岩。经过前期的田野考古工作,发掘探方24个,揭露面积600平方米,出土人工打制的石制品500多件,器类包括:有西方早期人类技术特点的手斧、手镐和南方砾石工业特色的砍砸器、刮削器等工具,以及石片、石核等,它们的出现,丰富了距今二十万年前的人类,在汉水流域活动的实物资料。
以前,我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就对博物馆收藏的郧县人和他们使用的石器,饶有兴趣!我多次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总喜欢站在这些石器面前,遥想当年。有时,我忽发奇想:有机会,我要收藏几个这样的石器。此时此刻,我觉得,机会来了。于是,我对朋友们说,我喜欢散步,要看看这遗址的地形地貌!你们如果有事,就忙去吧。他们知道我有一边散步,一边构思文章的习惯。一个朋友说,我们知道,你不喜欢打麻将!请你将手机开着,我们到小餐馆打麻将,如果你散步累了,就给我们打电话,司机开车来接你!朋友毕竟是朋友,多么周到的安排啊!我说,好好。
于是,我们就分手了。接下来,我在遗址周边漫无边际地散步,我发现,遗址北部和中部堆积较厚,南部被近现代的生产劳动破坏得比较严重,红褐色粘土层为该地的主体堆积,内含石制品最为丰富。于是,我选择了散步的重点地区:遗址南部!慢慢腾腾,我来到一处被遗忘的已暴露的文化层堆积面前,凭借我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这个文化层的形成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如果在此地能寻找到出土石器,它就应当包含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性,应当以脉石英、石英砂岩和硅质岩居多,石器形制应当比较大,加工规整。
阳光下,我顶着毒日头,盯着小石头。在一棵树上,折了一根大枝,作为工具,开始了艰苦的发掘工作。结果呢?当然是一无所获。此时此刻,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农,来到我身边,递给我一个相当大的桔子,笑嘻嘻地说,兄弟,找古石器吧?我一愣,谁也没有想到,他一语说破天机。一时间,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我接过他的桔子,说,是自己家桔园里产的吧?他说,是的。我说,怎么样,桔子丰收了,滞销了吧?他说,是的。于是,我灵机一动,说,我要买两百元钱的桔子。我有车子,一会儿开车上你家里装运。他说,太好了!走,请到我们家看看。前几天,我捡到一个古石器,你可能会感兴趣的。一时间,我喜出望外:是不是呀?走,到你家看看。我一下子将手上剩下的半个桔子塞进嘴里,说,这桔子好甜啊!接下来,我收获很大:两百元钱,买进两筐桔子,一百元钱收藏到一个古石器斧子。上图,是我从网上随意找的,不是我当时收藏的那个石器的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