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竞赛中,看谁是英雄好汉,先看金牌!收藏家比赛呢?青铜器,应当是衡量一个收藏家是不是过硬的首选!现在,中国的收藏家很多,他们在暗中较劲,如,有的上海收藏家,看不起北京的收藏家!如,上海一个姓陈的收藏家,据说有三十亿的身家,他就看不起马未都,说老马没他过硬,公开与马未都叫板!但是,在我看来,一个收藏家是不是过硬,要看看他的收藏品中,有没有青铜器,如果有,再来论精美和多少!这,相当重要!原因是:
一,青铜器的艺术特征相当明显,相当过硬:它是匠师的创作,在古代社会,最优异、技术最精良的匠师,主要集中于王朝的首都以及诸侯国的都邑,这些工匠世代相传,其作品模式化、固定化、成熟!各诸侯国形成不同风格流派,如,中原各国的青铜器古朴典雅,楚国的青铜器装饰细腻秀丽。
二,青铜器的制作有其特殊性,如,一套范模,在青铜器浇铸成型后,就要拆碎,不再重复使用,因而每铸造一件青铜器,等于是一次创造。由于有这个原因,有一些青铜器看来外观相似,但细察仍有差别存在!因而每个时期都能出现杰出作品!
三,青铜器物是铜锡合金,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青铜器便于长期收藏。
四,青铜器品种齐全,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这也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
五,中国的很多青铜器上有铭文。世界各地古青铜器绝大多数没有铭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铜器或铸有很短的铭文。中国古青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的就达一万余件,且其中的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这些铭文,粗犷放达,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这些铭文包涵浓厚的文化知识。
六,中国的这些青铜器,尤其是鼎,为国家重器。其寓意深奥、内涵丰富,与古代政治纠缠在一起,它们的神秘性始终是藏家们感兴趣的问题。
七,青铜器,有的是三千年前的,有的是两千年前的,是真正的古玩,拥有一件,就价值连城!
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部分内涵
从宗教、艺术和神话传说的角度,研究夏禹九鼎传说表达的象征意义,不但是王或帝对通天权力的独占,而且是对制作通天工具原料的独占。这种通过对出土文物青铜器研究得出的见解,十分精辟。
一,就青铜业而言,这种独占是一种完全的资源独占,即不仅是对原料资源的独占,也包括对技术资源的独占,后者可以表现为对掌握有关技术的匠师或其所属家族与氏族集团的控制,以及制作作坊和具体制作的专有等等。二,这种独占有其历史发生开端与减弱变化,与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发生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就三代文明而言,在商代,商王和四周方国之王是独占者,是独占最强势的时代。而其减弱变化,可能开始出现在西周中期。古三代之中,从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看,这种独占现象无疑已经出现。匠师集中劳作在作坊,作坊就在宫殿附近。二里头遗址没有发现冶炼矿石后必然留下的大量矿渣,所以,由矿石冶炼金属的活动是与铸造分开进行的,是在矿产地或其附近。这反映出当时已经懂得先提炼金属,然后进行合金配比铸造器物;也反映了青铜生产具有严密分工和组织。经过初步冶炼的原料金属从产地运到王都的作坊,制品出作坊后再到消费场所。这种青铜资源的“空间性流动”,是青铜时代财富集中过程中的必然情景:今天的研究,在各种考古资料的分析中确认发生流动,然后,进一步辨析它属于古代贸易,还是政治掠夺性的贡赋或者含义很泛的所谓“文化交流”。
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各个商代遗址,无论它们之间有着多么遥远的空间距离,出土青铜器中,都有占相当比例的含特殊铅合金成分或杂质的青铜器。从而确证中国这两大流域之间,在商代存在着与青铜物料流通以及青铜技术传播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5/2281.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