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青铜器的几点经验

标签:
青铜器识别经验卡扎菲利比亚乔布斯青花瓷山水画古玩考古学杂谈 |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


我收藏青铜器有不少教训,失败乃成功之母,教训是经验的妈!受骗上当已经成为过去,今天在这,说几点经验,仅限朋友们参考:
二,要了解有关的要点:如,夏商周最常见的青铜器是鼎和爵,它的品种繁多,尤其是在商代中后期,更为多见,制作亦更加精美,且多见大型器件(如大方鼎等)。战国后,青铜器趋向衰退,现在比较容易收藏到的真品是青铜箭头,也叫箭簇!三国以后,比较多见的是铜钱币,佛像等。
三,要了解青铜伪器的基本情况:
一是全器皆伪。如上海博物馆所藏西周晚期“师兑簋”,按原器翻铸,尺寸与原器相似,但比原器重260克。因此有经验者用手一掂量,即可感知。又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子幅觯”,整器由凤鸟纹等纹镂刻而成,但纹线死板,纹饰呆滞,同时器表是用漆皮做的底。因此,细心审视,也可以看出破绽。
二是器物的一部分为伪作。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商代“父乙觯”,器身为真器,但作伪者在其口部加上了一个流,并在腹上部又加上了一个饰物,成为一件古代无此形制的觯,不伦不类。
三是拼凑真器残片做成伪器。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商代卣”,器身与梁的纹饰风格不同。仔细看,梁环有焊接痕迹,表明梁与器身原不属一器。虽其均用商代青铜器残件做成,但整个卣应为伪器,因为卣无此形状提梁。
四是器真铭伪。这又包括两种情况:其一,铭文全伪。铭文或用刀具斩刻而成,或用化学药品腐蚀而成。内容或仿某一真器铭,或拼凑,或随意杜撰。由于戈、剑的平面部位易于伪刻,所以在戈、剑上伪刻铭文较为多见。其二,在真铭外,加刻伪铭。
五是器真而花纹伪。即在真的素面或花纹少的器物上伪刻花纹。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制造的“父已壶”,原为战国素面壶,作伪者在其身上伪刻了商代的兽面纹。又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战国几何纹壶”,作伪者在花纹中伪嵌了金银丝片。
四,要了解真青铜器的要素,换句话说,假冒伪劣青铜器不具备以下条件:
1.真青铜器的纹饰清晰,精美,常见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和几何纹等;
2.真青铜器稳定性和抗磨性好;
3.真青铜器器身具有明显的范模痕迹,换句话说,假冒伪劣的青铜器没模范痕迹或痕迹模糊;
4.真青铜器表面锈色和铜绿分布自然而不易脱落,假冒伪劣青铜器上的锈,一叩就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