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铜镜之乡:鄂州

(2011-09-25 11:18:31)
标签:

古代铜镜

青铜器

古玩

湖北

古瓷器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古铜镜之乡:鄂州

古铜镜之乡:鄂州

古铜镜之乡:鄂州

  如果你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会看到很多的国宝级青铜器!湖北省出土的青铜器相当多,其中,鄂州号称“古代铜镜之乡”,境内的1000余座古墓中,出土古铜镜500多面,大部分产自两汉三国时期。据考证,三国时期,鄂州曾为吴王之都,经济文化发达,凭借附近铜绿山丰富的铜矿,这里成为当时的冶铜铸镜中心。鄂州出土的古铜镜,镜面光洁、纹饰精美,尤其是东汉时期的神兽镜,浮雕艺术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里出土的神兽镜,比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河南、陕西、四川10省出土的总和还多。然而,从古墓葬中出土的铜镜,很多有破损,甚至于有的呈碎片状。究其原因,其中有些是因古铜镜质脆,意外出土时损坏的,多数则是两千多年前,被人为砸碎的。鄂州博物馆的专家介绍,在古代,男女间视铜镜为爱情信物,生前相互赠送,死后随葬。倘若夫妻中有一人先逝,就将家中铜镜一分两半,一半先随着死者入葬,另一半则随后死的配偶入土,以此相约:来世“破镜重圆”。这个说法并非无中生有,实际上已多次在考古中得到印证:1956年,鄂州发掘了两座六朝古墓,在整理出土文物时,考古人员意外发现,将分在两墓的铜镜残片合并,竟然严丝合缝,合成了一面完整的铜镜。
    鄂州博物馆现有馆藏铜镜500面,其中约200面有破损,博物馆于2004年成立文物修复与保护部,开始对铜镜进行大规模修复,如,安徽省的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金学刚,曾在鄂州市博物馆指导修复馆藏的200多面古铜镜:金学刚指导技术人员,先对残片进行拼合、比对,然后在镜面的每一条裂缝上,用锉锉出一个个小凹槽,接下来,用电烙铁在凹槽内点入焊锡焊接。这一工序全凭手工,困难重重,如,要将大大小小的残片,整整齐齐地焊接到同一平面,十分考验有关技术人员的功夫。如果古镜残损或者缺块就更麻烦,要利用古镜背面图案对称的原理,先翻铸出一块“替补”,然后再精确截取缺损部分的相应形状,精确“对接”,背面纹饰要求丝丝吻合。“破镜重圆”后,经过打磨,再用特殊青铜色颜料“做古”处理,凭肉眼看不出任何拼接的痕迹。据介绍,铜镜修复颇耗工夫,通常修复一面铜镜,需要一个多月,馆内四五个技术人员修复200面铜镜,需要一二年时间。 
    金学刚老先生来自安徽省博物馆。他说,这门青铜器修复的手艺是他家三代祖传。他曾亲手修复过几百件青铜文物,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先后主持过三期国家文物局主办的“青铜文物修复学习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