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驳元青花研究中的一个谬论

(2011-08-23 07:28:26)
标签:

古瓷器

古玩

观点

鬼谷子

黄州

神农架

生活记录

武汉

元青花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驳元青花研究中的一个谬论

驳元青花研究中的一个谬论
  元青花研究中存在一个谬论,影响很大,其基本说法是:元青花瓷器的烧造,是应波斯地区(西亚伊利汗国)王公贵族之需,造型、纹饰、功用皆依波斯风俗而定,一改宋瓷纤薄小巧,隽秀素雅之风格,往往以器形巨硕雄健著称,其中大罐一类堪称代表。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瓷器制造业,晚于青铜器,中国古代瓷器制造的基本技能,是步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后尘,无论是造型、纹饰、功用,基本上都是模仿古代青铜器,元青花也不另外!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素以器形巨硕雄健著称,其中大罐一类堪称代表!元青花大罐的造型、纹饰、功用,基本上都是模仿中国青铜器,都能从中国古代青铜器身上找到源头。下图,是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青铜器大罐,它高一点三米,重三十多吨,出自先秦曾侯乙墓!再说中国古代的瓷器,它们并非全是纤薄小巧,隽秀素雅,众多博物馆收藏的先秦至汉代的瓷器中,器形巨硕雄健的大罐相当多,与它们比,元青花大罐只能算孙子!



驳元青花研究中的一个谬论
    牡丹纹为元青花大罐经典纹饰之一,其气息古朴雄浑,布局繁密而有序,笔意酣畅洒脱,牡丹饱满硕大,仰俯有致,风姿典雅。而牡丹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唐代之后,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描写牡丹的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等。而文人绘画当中也不乏以牡丹为主题,元人王渊的《牡丹图卷》反映了中国元代文人对牡丹之钟情厚爱,其笔下牡丹尽显雍容华贵之貌。由此可见,元青花纹饰之风格,主要是深受中国古代和当时文人绘画之影响。元青花大罐上的人物画,如,鬼谷子下山,显而易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已有人物画了!

    元青花的纹路层次布局,繁而有序,也是继承自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和瓷器!下图,是1600多年前的一件中国六朝瓷器,它的纹路层次布局,已是繁而有序了。再说宋瓷,并非全部纤薄小巧,隽秀素雅,宋代瓷器中,也有器形雄健的!我认为,元青花,除了苏麻离青是波斯的,其它都是中国的!

驳元青花研究中的一个谬论

驳元青花研究中的一个谬论

驳元青花研究中的一个谬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
 
包头市博物馆藏
包头市博物馆藏
 
菲律宾出土
 菲律宾出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