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的草根英雄唐舍娃

标签:
古瓷器古玩黄州火石红青花瓷神农架生活记录武汉执壶杂谈 |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
在此前的网络投票中,唐舍娃的票数在26名候选者中排在了第21位,对于能否最终获得“文物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奖,老唐心里没有底。
唐舍娃是我们村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有一颗质朴的心,是平凡人中的不平凡人。在欢送现场,唐家寨村村民苏大妈说,老唐保护文物的精神,是我们广大村民引以为豪的榜样!如此平凡的人,做出这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事,更值得人们尊敬。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平凡之中更显得伟大。当媒体找到唐舍娃,通知唐舍娃已被推选为“中国第二届薪火相传文化保护遗产杰出人物”候选人时,唐家寨村活跃了,村民笑逐颜开,竞相传颂。 唐舍娃说,两年前,他在村子旁一个垃圾壕里捡破烂时,从拉土车倒的土方中,无意间发现了两块石碑。“看到石碑上刻有‘唐’、‘公主’的字样,觉得是文物。我不知道它有没有价值,价值有多大?但我知道,既然是文物就应该交给国家,保护好,让祖宗留下的这些好东西能够流传下去。”唐舍娃用架子车拉回了石碑,并保存在院子里。随后,将自己拾到石碑,要交给国家的想法告诉了一位朋友。在这位朋友的联系下,2008年2月29日,老唐将两块石碑搬上车,运到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捐献的文物价值很高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研究室主任、当年接受文物捐献的见证人张全民博士经过认真鉴定后,确认唐舍娃捐献的石碑一方为墓志盖,另一方是道教北方真文镇墓石。墓志盖上篆书“唐故普康公主墓志铭”9字,而考古所文物库房就有一方唐懿宗的三女儿普康公主的墓志缺失墓志盖,后经比对,这正是缺失的墓志盖。“据史料记载‘普康公主6岁薨,葬长安产川乡尚傅村……’所以说唐舍娃在东郊一带捡拾到普康公主的墓志盖应在情理之中。”张全民说。
另外,捡拾到的道教北方真文镇墓石,目前全国仅发现11例,非常珍贵。上书虬曲转折的符箓文64字,仅见于皇室贵族和个别道士墓葬中,对研究唐代的发展和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寻找保护文物的“草根英雄”
2008年12月2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组委会偶然发现了《西安拾荒者捐献唐代珍贵文物不图回报》的消息。文中唐舍娃捐献文物的事迹感动了组委会的领导和专家,一致同意将他列入初评人选并成功入围。因组委会无法与唐舍娃取得联系,央视网公布的“年度杰出人物”入围名单中,在初评26名入围者中排名第七的唐舍娃成为唯一没有照片的公示者。
2009年4月28日,第二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工作人员致电省文物局,请求协助寻找成功入围本届“年度杰出人物”初评的西安拾荒老人唐舍娃。
4月29日,媒体刊发了《唐舍娃,你在哪?》的报道后,读者纷纷打来电话提供线索,很快就在西安东郊纺织城附近的唐家寨村找到了这位文物保护的“草根英雄”——唐舍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