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析一件定窑紫定瓷器

(2011-01-10 23:50:13)
标签:

古玩

梅瓶

七律

收藏家

唐代

文物

娱乐

彩瓷

故宫博物院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赏析一件定窑紫定瓷器

赏析一件定窑紫定瓷器

 

    宋代出定窑瓷器,大部分俗称白定,供皇宫御用的定窑瓷器豪华气派。定窑瓷器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窑址在唐宋时的定州境内,即今河北省曲阳县境内的涧磁村、燕山村等地。定窑以白瓷为主,但也出品少量黑定、紫定、红定、绿定,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曾说过:“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但所谓紫定目前未见实物,甚至连瓷片也未见踪影,故陶瓷界、收藏界约定俗成,把酱釉的定窑瓷器称之为“紫定”。
    多年前,我收藏到了一件定窑酱釉瓷器,它是一个罐式梅瓶,见上图!它外表施酱釉,内壁和底施白釉,圈足无釉,肩部有一对兽头状堆塑,见上图。
    定窑的创烧可以追溯至唐代早期,邢窑白瓷是定窑的始祖,北宋后期宋代瓷业发展到鼎盛,此时所产定窑瓷胎白质坚,釉色多种,釉面有泪痕,酱色釉是以铁为发色剂。随着考古的发现,定窑色釉瓷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冯先铭在《中国陶瓷》载:“定窑大量烧白瓷,少量烧酱釉和黑釉器物,即文献中所说的‘紫定’和‘黑定’。……‘绿定’一向不见记载,窑址标本的发现,使我们对定窑有了全面了解。”此件酱釉定窑梅瓶,全器外表施酱色釉,釉堆脂明显,并伴有泪痕,使静穆的瓷器显得生气灵动,别具韵味。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定窑酱釉盖碗,通高6cm,口径12cm,足径5.3cm。此碗直口,深腹,圈足。盖顶置瓜蒂形纽。通体施酱色釉,碗口沿及圈足无釉,露胎处呈白色!我收藏的上述定窑紫器,高15厘米,腹径12厘米,显而易见,比故宫博物院的盖碗好。

  宋代定窑烧造的酱釉瓷器相当精美,俗称“黑定”、“紫定”。与定窑白釉瓷器相比,这些器物烧造数量较少,因此更珍贵。盖碗,在宋代北方各窑场普遍烧造,除酱釉品种外,还有白釉器物,我收藏的上述梅瓶,是罕见之物,显而易见,它比同期的盖碗珍贵。这些器物一般无纹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