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收藏家
标签:
收藏家拍卖古玩鬼吹灯文物窑口高古青瓷古铜镜杂谈 |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
第一种可谓投资型。他们有经济实力,把收藏古玩当作投资手段,像许多人投资股票或房地产一样,为了保值、增值和发财而收藏。他们喜欢选购高档精美的完整的肯定能够增值的古玩商品,他们的原则是“少而精”,买一件是一件,件件都能摆得出去。
据发达国家近三十年的统计,投资古董收藏的增值潜力很大,有时比投资股票、房地产的获利还要高,但,是讲长期投资效益;通过投资古玩在短期内即赚大钱、发大财的事例极为罕见,而花大钱买赝品,弄得血本无归的事例,也时有所闻。
第二种为娱乐型。他们把收藏古玩当作陶冶性情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点余钱便去“找乐儿”,常逛古玩市场,看见自己喜欢的古玩工艺品而又力所能及就买下来,如此日积月累,家里摆满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玩意儿;为了加深对这些藏品的理解,不时翻阅有关的历史书、工具书,并不断与藏友交流切磋,可谓其乐无穷。
因文物古玩的不可再生性,他们的藏品肯定可以保值。老舍除收藏明清与现代名家绘画以外,还收藏了不少古董小玩意儿,如陶俑、青花瓷碗、窑变瓷瓶等等,老舍先生是一位娱乐型收藏家。
第三种为学者型。他们是为了研究某一段历史、某一类古代艺术品而收藏实物标本:凡与自己的研究专题有关的藏品,就是别人不要的“破烂儿”他也乐意收藏,逐渐形成系列藏品,在对比研究中求真知,争取有所发现而成为某一类古玩的收藏鉴赏家。此类收藏家通常发不了财,但其藏品可以保值,他们的“富有”主要在精神、文化方面,他们是“精神贵族”。古碑刻拓片收藏家王靖宪,明、清民窑青花瓷收藏家胡雁溪等,当属此类。
还有一种人在市场上选购古玩时手疾眼快、出手大方,很像是个有经验的收藏家。但他们是以赚钱为目的,属于文物商,而不是收藏家。收藏家与文物商的区别在于:收藏家视珍贵藏品如生命,到了他手里的宝贝,你即使给他十倍的利润,他也不会转让出售;而文物商“买进”就是为了“卖出”,只要能获利就愿意出手。因此,他们过手的古玩虽然很多,但其“存货”却寥若晨星。
当然,人是宇宙间最复杂的高等动物,往往具有两重性、多面性,对人的分析不能简单化。比方说收藏家吧,为了筹集资金、收藏更好的藏品,有时也会转让他已研究透了的多余藏品,他也可能在转让中获利,但对他珍视的藏品,却宁可捐赠、展览也绝不出售。而有些文物商在经商、“倒腾”古玩的过程中肯动脑筋,不断钻研,增长本领,也有可能发展成收藏鉴赏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