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官窑瓷器,在已发掘的杭州乌龟山郊坛官窑窑址中,发现很多瓷片与窑具,胎质呈黑灰或灰褐色,胎质轻薄、釉层较厚、釉色有粉青、蜜腊黄等色,器型有盘、碗、碟和瓶等,还有仿古器皿,它们是受北宋徽宗提倡仿古复古的影响,它们作为宫中陈设用品;郊坛官窑遗址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其特征与历代文献记述相符。 南宋官窑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依色谱的颜色分,是极浅的蓝绿色,还有灰绿色、黄绿色和灰青色。它们的釉是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在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南宋官窑瓷的胎土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红褐色等,以黑褐色占大多数,所谓"紫口铁足"是由于黑胎上釉后,口部及凸棱部的釉向下流,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这就是"紫口"。至于"铁足"则是指圈足部份的黑铁色了。 南宋官窑瓷多有纹片,有大小开片,亦称文武片。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所谓"冰裂纹"者,如同冰面开裂一般,层层而下,呈多角形的白色的纹路。釉面出现的纹片原是一种缺陷,它由于制作过程中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使釉面发生裂纹,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美,作为装饰瓷釉的特殊手段,使这种釉面纹路通过工艺的调整,控制裂纹的大小和疏密,形成纹片纵横交错,达到所谓"金丝铁线"的艺术效果。南宋官窑瓷的品种以陈设瓷为主,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装饰瓷,如尊、壶、琮、炉、瓶、碗、碟、洗。器型多仿自周、汉古制。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朴朴,又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官窑瓷器以小型器为多见,体积不大。它表现出小巧玲珑和端庄高雅的气度。 南宋官窑青瓷,主要表现在它本身如玉泉般的、庄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敦厚朴实,古朴素雅的艺术风格。官窑所烧的都是宫廷御用器,因此,要求制作尽量完美,早期作品为了使器身全部敷釉,盘洗等器一般都以支钉装烧,唯支钉较汝州官窑为大且粗,数目甚至有多达二十枚者。晚期,则多以垫托垫烧,虽然是底留下一道无釉的痕迹,但涂上一层铁质护胎浆成"铁足",使制品更富特色。 南宋官窑瓷既继承了北宋汴京官窑瓷、河南汝官窑瓷等北方名窑的造型端庄简朴,釉质浑厚的特点,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薄胎厚釉,釉面莹沏,造型精巧之精华。北艺南技的结合,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而且对世界文化艺术方面也是一个伟大的卓越的贡献。南宋王朝覆灭之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技艺失传,故传世珍品较少。一九八九年,在香港以2500万港币拍买的一件南宋官窑青瓷,创造了中国古陶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