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收藏古玩的作家

标签:
梅瓶秘色瓷青花瓷收藏家铜雀砚文化文物釉里红杂谈商湘涛 |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
附:酒后失手!收藏家商湘涛写了一篇文章《酒后不买也不玩古董》,提到了几个小故事: 1998年秋,商先生应邀到朋友家里看几样东西,看完之后主人又拿出一件用布包了几层的宋代汝窑碗,可惜这个碗是用十几辫碎片经胶水黏合成的。问其故,主人夫妇都露出痛苦万分的样子。 1997年,此碗在仪征某建筑工地挖出,旋即被夫妇俩购得,当时就有人出30万求转让。他们没舍得卖,而是留在家中时时观赏把玩。一次夫妇俩在外应酬回来,借着酒性,又将宝贝取出来“饱眼福”,谁知不小心将碗掉在地上,砰的一声闷响后,宝贝碗顿时变成了破碎的陶瓷片。夫妇俩魂飞魄散面无人色,酒也吓醒了。事后他们谁也说不出碗是从谁的手里掉下去的,是怎么掉下去的,当然也就谁也怨不了谁,只是对酒后的失误追悔不已。那个曾出价30万的人听说后,表示仍然愿意用5万元买走这个破碗,他们没答应,要留下这个永久的教训。无锡有个木材商李先生,酷爱古玩收藏,有人知他性格豪爽“酒量颇豪”,便设计与他交上朋友。在一次请他吃饭的过程中,趁似醉非醉之机拿出一只东晋越窑五管瓶和一只明代白玉牡丹纹盖瓶观赏,李先生对两件古董爱不释手,对方表示为了友谊愿意割爱转让,李先生连声称谢当场搞定,并立即去银行取钱付清了款。第二天李先生拿出两件宝贝细细观赏,这才发现,自己以极高价格买下的那只“东晋越窑五管瓶”,有两只管以及玉瓶的口沿、盖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是经过精心修补黏合的。交了这次昂贵的学费,李先生交友谨慎了,并且酒后绝口不提古玩收藏,当然更不会在酒意朦胧之时跟人作交易。商先生的文章还提到,有个性格直爽的大汉为了结交商湘涛,醉酒后执意要将一只大青花梅瓶和一件青玉石山强行送他。那缠枝牡丹纹青花梅瓶高40厘米,商先生根据瓶的纹饰、发色、圈足形状以及泛出的火红石等特征,判定为元代的东西。那座青玉石山足足有3斤重,雕的是八仙过海,从工艺特征可以看出是明代的。商先生知对方是酒后冲动,所以一再婉拒,对方反说他瞧不起人大发雷霆。商先生无奈,只好答应收下青花梅瓶,然后将应付的钱和青玉石山嘱咐跟随一起来的人收好带回去,避免了对方酒后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酒后失手酿下大错,商先生本人也有过极其惨痛的教训。商先生在东北某中学当高中语文老师时,有个非常钟爱的得意门生。这个学生大学毕业后投身商海,很有成就,是北京近郊某集团公司的总裁,一次到常州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行业会议,会议结束后带上秘书,租了一辆车,在一天之内连跑两个城市十几个单位寻访他的恩师。最后在无锡碰巧问到一个商先生的熟人,得知了商先生上海家中的电话,联系上后立即马不停蹄驱车直奔上海。师生久别重逢分外高兴,喝了大量的酒。末了商先生的学生说他要在虹桥机场乘次日头班飞机赶回北京,他站起身来最后敬了尊师一杯,并答应一个月后再回来看望老师好好重聚一次。看到学生就要告辞而去,商先生生出一些“相逢又相别”的遗憾,他走进书房,来到古玩架旁,想到这个学生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打算取下一只清代镂雕人物山水纹的毛竹笔筒送给他!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商先生伸手取笔筒时,不小心碰翻了紧挨着笔筒摆放的一只“五代秘色瓷瓜棱瓶”,这是商先生最珍爱的古玩之一,放在这么个明显的地方,为的就是便于时时赏玩。“五代秘色瓷瓜棱瓶”滚落到地上,顿时破为两辫,商先生傻眼了,呆在那儿站立了整整一分钟…… 虽然商先生最后还是不动声色地把客人送出了门,但那一夜,他痛苦得彻夜未眠。商先生最不愿意对人说起这事,他之所以在文章中向大家公开,他是想给醉心于古玩收藏的朋友一个提醒,酒后千万别碰古董,也别在酒后跟人谈这方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