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枚被大量仿制的铜印

(2010-10-21 06:14:29)
标签:

古玩

梅瓶

秘色瓷

拍卖

青花瓷

收藏家

文物

武汉

唐代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1950年,吉林省柳河县一猎户到该县罗通山狩猎,在一山洞中意外刨出人体遗骨、盔甲片及箭头、铜钱等物,在平躺着的遗骨左侧,还有一枚铜印。
    又过了10年,到了1960年,该猎户居然捧此印求教于酷爱文物收藏的罗通山镇小学教师高占一。高一看,只见此印印底四字排列,第一字不识,其余三字分明是“定”、“县”、“印”字样,在印台表面还刻有“熙宁三年少府监重铸”字样。高占一翻查史书,知少府监即北宋时专为皇帝铸印等必用器皿的专职机构,始感此印非同寻常,便不顾家人反对,与猎户协商,出资200元钱将该印购得。当时,高占一月工资也仅30元钱。

40余年鉴定

    古印到手后,高占一反复把玩悉心琢磨。这究竟是哪儿的县印呢?看那第一个字,一横下来一撇一捺,象是“平”的上半部,可下来呢,都是拐来拐去象蛇游弋,横看竖看都象画不象字。一团迷雾中,时间又飞逝了40多年。
    也巧。2002年,一家电视台的《走向山西》节目介绍平定、平遥两县,高占一恰好看到了。他顿生灵感,那象画一样的字会不会是“平”呢?他去求教该县钻研古文字的刘校长,方茅塞顿开。北宋时铸字追求字体丰满、秀美,常故意将一些笔划弯来折去,有时甚至弯折达9处之多,称“九叠篆”。此字正是九叠篆之“平”字。四字组合,“平定县印”浮出水面。高占一又急匆匆联系平定县旅游局,了解到平定县汉时建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改名“平定县”,北宋熙宁三年发生战乱,金人入侵,官印失踪。为进一步确定,高占一又走进吉林卫视“找你”栏目,该栏目请的文物鉴定专家据此印发掘地点,结合靖康之乱金人东掳的历史背景,正式鉴定该印确系北宋时期“平定县印”无疑。

古印千里回家

    高占一得“宝”了,消息不胫而走,文物贩子围“攻”而来欲高价收购。然高占一完璧归赵之意坚决。因为深谙历史的他,懂得古印回归对平定县资政、鉴史的重大意义。
    2003年2月,64岁的柳河县退休教师高占一又一次请山西省文物局对该印作了鉴定。身份进一步明确,千年古印该回家了——2003年9月18日,高占一手捧着这方千年古印,踏上了到平定县的列车。
    9月20日,平定县有关人员在五洲大酒店举行隆重仪式,高占一先生亲手将这枚黄绫包裹、锦盒承载的千年古印郑重交到了县长李春泽手中。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平定县领导高瞻远瞩,通过古印牵良缘,让冠山与罗通山、平定县与柳河县拉起了友谊之手。
    高占一非常高兴。他明确表示,平定县政府赠予他的奖金,他将全部用于两县及两山的宣传研究之上。言犹未尽,在签字仪式上,性情豪爽的高占一当即吟诗一首:
    柳河平定/远隔关山/一方古印/两地相连
    结友好县/建姊妹山/举措英明/影响深远
    携手并肩/情深意绵/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经济腾飞/利益均沾/与时俱进/光明在前
    附:该印乃红铜材质,高3.8cm,重338克。印台呈正方形,边长5.4cm,底部刻篆书“平定县印”四字,表面刻“熙宁三年少府监重铸”字样。印纽为镢形,印纽底座呈长方形,长2.6cm,宽2cm。印纽中央有圆孔,系穿印绶所用。该印系我县文馆所收藏到的第一方古县印,对研究我县宋金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均有重要价值。可能是大量宣传报道此事的原因,接下来,仿制此印之风盛行,现在很多地方发现此印的仿制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