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青花图纹赏析,修改博友稿

(2010-05-14 12:07:16)
标签:

创业板

古玩

华中师范大学

青花瓷

元代

文化街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元青花瓷绘画的欣赏

元青花瓷绘画的欣赏

元青花瓷绘画的欣赏

元青花瓷绘画的欣赏

       此盘整个画面浓淡有致,层次丰富,笔触灵动而飘逸,使人感到震撼。精彩之处在于作者着力对凤和凰的描绘,对雌雄性格特点的把玩。作者将雄性的凤着力描绘在凤的头部,以刚健有力的线条勾勒出雄性干练睿智的性格特征,眼神坚定,喙尖啄利,透出一股王者的威严和霸气。在雌性凰的描绘上作者同样以温婉而富有弹性的笔触,娴熟的表现了凰的母性性格特点,作者将凰的头描绘得慈眉善目,雍容华贵,含情脉脉,释放出母仪天下的温和与宽容。

       明人张泰阶说;“唐人尚巧,北宋尚法,南宋尚体,元人尚意。”清人王原祁说;“元之四家,正锋藏笔意,化浑厚为潇洒,劲键为柔和。”清恽南田说;“元人幽秀之笔,如燕舞花飞。”近人黄宾虹说;“元代四家变实为虚,笔苍墨润。”总之,元代的作品以韵胜,以笔墨胜。元人的潇洒,飘逸,在挥毫时的那种笔墨韵味痛快淋漓。可以从此盘绘画中窥探和顿悟到一二。

      揣摸此盘心旷神颐,浮想联翩,不得不对我们的祖先肃然起敬。在泥胚上作画岂非易事,能如此娴熟的表现出作者的心迹和境界,如果没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艺术素养是绝对办不到的,作者虽有扎实的功底如果没有自信那也是枉然。因为艺术的灵魂根植于作者的自信之中。

元瓷不产于土耳其,也不产于伊朗。尽管元代存留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九十八年,可能元代青花瓷器生产的数量也不多,但是,可以肯定;元代瓷器遗存于世的多数在它的生产地,在它的祖国,而不会在国外。说外国的元瓷比中国多的人,缺乏最基本的常识。馆藏的数量并不能代表实际上的国度拥有量,生产地的历史存留比购买地的少,有这种可能吗?你没看见它,不代表它不存在!目前的状况是:中国的元青花纵有千万件,有关专家闭上眼睛不认可!也就是说,“国人”不认识元青花。“精仿”与“作旧”之所以能有市场,是不懂使然,专家学者们以其晕晕,使人昏昏!不能怪谁,这全是自己造的孽。故事里的事,你说是也不是;故事里的事,你说不是也是。难道说,有关元代青花的真理,真的被谬误所扼杀?别忘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民间是一切真理生存的沃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代人的审美情趣随着他们的逝去而消亡。”但愿对元代青花瓷器及其图纹的认知和抢救,不会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七律荷花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